1. 福州 造船
福州市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0人,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前身为创办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机器造船企业,为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造船基地,为近代中国民族、国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于2001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革为国有控股企业。
2. 福建造船业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科学文化曾盛极一时。
5000年前,先民们就在此生息繁衍,创造了可与仰韶又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三国时因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福建成为孙吴的一个水军基地和对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从福建扬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间,在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和造船工业的摇篮。福建历史上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天文学家苏颂,思想家朱熹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学家李贽,音韵学家陈第,学者、书法家黄道周、蔡襄,文人严羽、杨亿、柳永,史学家郑樵、袁枢,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铁路建设专家詹天佑等。他们以自己的胆识和献身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 福建宁德造船
宁德取宁川之“宁”、戴德之“德”为之定名。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夏、商、周时闽东属古扬州。三国时属吴国,是吴国造船基地。
晋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设立县治温麻县(治所在今霞浦县沙江镇古县村),唐(623年)改长溪县,唐(836~840年)将长溪县的宁川和古田县东北划为戴德场,933年(五代后唐)升场置县(宁德取宁川之“宁”、戴德之“德”为之定名)。
4. 福建 造船
是的福建三国东吴时期就在霞浦设立造船基地
5. 福安造船厂
拆船的话甘棠镇外塘村港岐村那边都有拆船的, 造船的话就在甘棠去下白石的路上有厂。
6. 福宁造船有限公司
福船集团拥有二级企业14家、三级企业20家。
骨干企业有: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政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福船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船舶工程技术学校,福建省林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福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福船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福船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铁福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福建海上风电运维服务有限公司等。
7. 福州造船业
明代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厂是清江督造船厂。
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数以百计的大型海船在南京龙江宝船厂和福州长乐建造。朱棣和郑和相继去逝后,下西洋行动中止,海船需求量大减,龙江宝船厂业务逐渐妻缩,取代其造船业中心地位的,是专造内河漕船的淮安清江督造船厂。
明朝的清江督造船厂位于淮安府山阳,也就是现在的江苏淮安。据史料记载,其总厂在今淮安市中心有名的清江闸一带,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共80个分厂,厂区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23公里,可见其规模之宏大。
8. 福建造船厂
百年造船厂有如下几家,1上海江南造船厂,建厂在清末期洋务运动李鸿章主建的当时较现代的造船厂,广州黄埔造船厂,建厂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由英国人柯拜与当地地方官僚资本共同建立了黄埔造船厂,主要是生产中小型船舶,到目前还有一个柯拜船坞遗址,福建马尾造船厂,也是清末洋务运动时建立的现代船厂,主要是是为福建海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