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造船业产值
旅游业、制造业、高科技产业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日本在旅游业、造船业、钢铁行业以及制造业等方面都是非常发达的,制造业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行业,对于经济这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仅是日本,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制造业这方面的发展,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制造业永远是不会被淘汰的一个产业。因此日本重视制造业,也是十分明智的一个举动。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高科技这方面还是非常发达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时,日本就将大部分精力投入高科技这一行业。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在世界都是十分知名的,同时也占据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动漫产业
说起动漫产业,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没有想到动漫行业会成为日本的支柱行业,要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不少年轻人都开始研究动漫这一产业。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动漫作品诞生地,占据全球动漫出版市场60%甚至更多的份额。
由此可见日本动漫行业还是非常发达的,包括声优、画风以及配乐这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市面上流行的很多动漫作品都是出自日本,由此可见这一行业对于日本的重要性。
当然了真正赚钱的并非动漫产业,而是通过动漫衍生出来的产业,来创造高额的营收。简单点来说,动漫人物周边、游戏制造、影视作品出版等,这些都能够创造利润,日本因为动漫这一产业甚至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去往日本旅游的人群,也有不少是冲着日本动漫去的。在动漫这方面的产值达到230万亿日元,也成为了日本几大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产业
日本汽车这一产业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日本支柱产业之一。日本的知名汽车企业包括丰田、马自达、以及本田等,在各国汽车行业都有一定的地位。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日本共52家企业上榜,其中有6家都是汽车企业。
当然除了汽车行业盈利之外,汽车相关行业每年也为日本经济贡献了不少营收。就像汽车金属材料、汽车玻璃等,光是汽车和相关产业,每年就为日本提供了超过530万个工作岗位,由此已经能够体现汽车行业的重要性了。
因此日本经济虽然没有大幅增长,不过产业质量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均GDP能够达到3万美元之多,可见日本居民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舒适的。不过老龄化也成为日本目前最为担忧的问题,因为年轻劳动力在不断丢失,同时也造成了社会抚养压力的增加。
这样的情况自然不是日本愿意看到的,对此日本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上日本供应链已经往上游开始转变了,何时经济能够真正“复苏”,就要看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老龄化这方面的问题了。
2. 中国造船业世界占比
全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
工信部公布了我国造船行业三大指标的年度数据。
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893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量7111万载重吨。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1%、48.8%和44.7%,持续领跑国际市场。
3. 全球造船业产值排行
谢邀!
先比较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规模。
制造业产值,日本1.04万亿美元,德国0.717万亿美元,制造业规模日本大于德国。
要比较两个国家工业化程度或制造业高端程度,还得看看人均制造业产值。
德国制造业产值0.717万亿美元,人口8269万,人均制造业产值8678美元。
日本制造业产值1.04万亿美元,人口1.27亿,人均制造业产值8244美元。
这么看,德国和日本人均制造业产值差距不大,德国略高于日本。所以德国和日本制造业高端程度相近。
然后比较一些产业。
1)智能手机(半斤八两)
前十名既没有德国公司,也没有日本公司。
2)工程机械(日本强)
日本小松份额11.9%,日立份额5.1%。德国利勃海尔份额4.6%。
3)家电(日本强)
松下排第五,德国品牌没进前十。
4)汽车(德国强)
德国和日本都有三家千亿美元汽车公司(宝马,大众,戴姆勒,丰田,本田,日产),但德国汽车更高端。
5)化工(德国强)
化工50强德国巴斯夫以692亿美元排名第一,日本三菱化学264亿美元排名第九。
6)医疗器械(德国强)
西门子排第六,日本未进前15
7)制药业(不相上下)
日本入榜数量更多,但德国最大的两家分别排名第16和第18,日本最大的排第19.
8)仪器(日本强)
日本shimadzu排第三,德国蔡司排第六。日本6家入榜,德国3家入榜。
9)机器人(日本强)
发那科+安川营收26亿美元,库卡9亿美元,而且已经被美的收购。
10)安防设备(德国强)
德国博世20.87亿美元排第4,日本aiphone3.86亿美元排第11。
11.造船(日本强)
现在,中国、韩国、日本占据了全球造船业的绝大部分。
12.电池(日本强)
松下排名第一,德国不在前十。
13)光伏(德国强)
德国SMA+solar world营收21.85亿美元,日本sharp11.46亿美元。
14)半导体(日本强)
东芝排第8,英飞凌排第13.
15)互联网(半斤八两)
德国日本都缺席20强。
最终结果,日本7胜,德国5胜,2个产业半斤八两,1个产业不相上下。
4. 全球造船业产值是多少元
1、造船工业。挪威的造船业是其传统产业,曾是挪威经济的支柱,现在仍是挪威的主要产业之一。
2、海洋养殖业。挪威在海洋养殖技术上取得突破后,海洋养殖业在挪威迅速发展,主要的养殖品种有大西洋三文鱼、虹鳟鱼等。人工养殖三文鱼56.7万吨,出口额达140亿挪威克朗,占挪威渔产品出口总额的40%。
3、油气工业。2005年挪威是世界第8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国、第3大石油天然气出口国。油气生产挪威最重要的经济领域,其产值占GDP的四分之一,其出口占总出口的52%,石油为这一北欧小国带来了滚滚财源。
4、环境保护。挪威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挪威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并反映在挪威的各行各业,发展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5. 全球造船业产值排名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旅游等是韩国的支柱产业。
第一,汽车制造。
韩国在工业化时期,重点发展汽车工业,使得韩国汽车异军突起,成为世界著名汽车生产国。现在韩国汽车有很多品牌享誉世界,如现代起亚,雷诺,大宇,双龙等品牌。每年出口数量非常庞大,为韩国带来丰厚的收入,成为韩国发达的重要支撑,也是其机械制造的典型代表。
第二,电子产业。
韩国工业中电子产业那是在世界占据前列的位置,韩国产生了很多全球性的电子企业,在半导体等核心领域,拥有很高的世界地位。尤其是三星电子,LG等公司,很多产品在世界都属于前列的位置。典型了韩国电子产业的强悍,每年为韩国创造巨大的利润,电子产业到现在都非常强大,是韩国发达的重要支撑。
第三,造船工业。
韩国因为广袤的出海口,以及优良的港口,在发展初期就不断深耕造船业。在1999年的时候,韩国造船业就超过了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大国。虽然现在被我国超越,但是韩国造船业依旧是非常强悍,在世界的地位非常强大,也是韩国发达的重要支撑,为韩国创造巨大的利润。
第四,钢铁工业。
近代以来钢铁产业和技术成为衡量一国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韩国钢铁工业也是其巨大的支撑。韩国钢铁年生产量高达4000万吨,位居世界第四,在世界的地位很高。尤其是钢铁制造的很多尖端科技,韩国也占据一席之地,所以韩国钢铁行业成为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其发达的基础。
半导体、造船、汽车、家电和石油化工是韩国的五大传统支柱产业。
正在发展新兴的五大产业,即信息、游戏、纳米技术、生物及光产业。产业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造船、汽车、电子、钢铁、纺织等产业产量均进入世界前10名。大企业集团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业集团有三星、现代汽车、SK、LG等。
6. 世界各国造船产量
没武汉的话你们只能组装民船。。。
7. 造船业世界排名
截止到2021年底全球海运能力数据,目前高居全球第一名的是希腊,以2.22亿吨总吨位高居榜首,这个数据占据了全球总运力的21%,欧盟的60%,这也是希腊的造船业处于世界一流的原因。
排名第二的是我们中国,目前总吨位已经达到1.89亿吨,中国和韩国,日本的增长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中国,按照目前发展趋势20年内超越希腊。
第三名则是我们的邻居日本,以总吨位1.72排名世界第三,第四到第十分别是美国,新加坡,挪威,德国,英国,韩国和丹麦。拍在11到20名的分别是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土耳其,俄罗斯,芬兰,比利时,瑞典。
8. 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前三
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有三个,都位于东亚地区,分别是中国、韩国和日本。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以载重吨计和修正总吨计都保持世界领先,韩国位居第二,日本位居第三。以造船完工量来看,2020年韩国造船完工量为2440万载重吨,受到疫情影响,相比2019年同比下降25.2%;2020年日本造船完工量为2258万载重吨,也同样受到疫情影响,同比下降9.1%。
9. 世界造船业份额
NO.1 振华重工
在我们的印象中,过去重工设备的三大霸主,就是德国、美国和日本,但现在中国已经后来者居上!
振华重工为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控股方为世界500强之一的中国交通建设公司,公司总部设在上海。
目前,全球80%以上的港口机械都是他们家生产的,振华创始人曾经说过,世界只要有港口的地方,就要有中国的集装箱、龙门吊,他就是这么狂,就是因为有资本。
上海振华重工的产品不仅覆盖了大陆地区的主要集装箱港口,也进入了国外著名的各大港口,如加拿大温哥华、美国东西海岸的迈阿密、长滩、奥克兰、塔克玛、西雅图、惠灵顿、威基尼亚、纽约;南美的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亚洲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缅甸;中东的苏丹、阿曼、阿联酋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约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个港口!
现在如果老美要制造军舰啊邮轮啊,就得从振华手里买龙门吊。为什么老美不自己造呢?
因为龙门吊这玩意特别大,需要材料特别多,组建这么一个大玩意,可不是和你拼乐高似得,三积木一拼就完事了。老外也并不是做不出来这个龙门吊,只是老外想做这么大的一玩意,就需要四处采购材料,像这么一个大家伙身上,可能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把这些零部件整合到一起,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儿。
但是咱们就不一样了,小刀螺丝钉,大到钢材,咱有完整的产业链,不需要任何进口,可以把很多的材料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在这个行业,咱们不是靠这多么高的科技垄断了市场,而是通过咱们祖国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做到了生产的东西就是比别人家便宜,质量就是比别人家好。因此,很多欧美国家发现在这个领域不论他们再怎么努力,他们也干不过振华重,所以他们就慢慢放弃了。
而且这个龙门吊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没有技术含量,这么大的东西,难点就是它的焊接技术,如果这个焊接技术不过硬的话,那到时候掉个几百上千吨的材料,就可能发生断裂,这要是断了,肯定是要上头条的,比如前几年的印度,非不信咱们,从日本人手里买龙门吊,结果刚一投产就折了,直接就是人间悲剧。
还有最精彩的一次就是,2013年,老美在迈阿密港口,吹着海风,发表者热血的演讲,表示要重振制造神话,话还没说完,一阵风就把他身后的起重机上的国旗吹掉了,露出了振华的商标,至此老美制造业回归,就被别人当做了一个笑话,估计美国人自己也不明白,可能连那面国旗也是中国制造的。
所以啊,在这个领域,咱们的技术才是全球最顶尖的,质量也是最过硬的,其他人不服也不行。
NO.2 三一重工
挖掘机哪家强?三一重工展锋芒。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于1989年,是一家总部设于中国湖南长沙的跨国集团。
三一的挖掘机一直都是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可以说全国的挖掘机一般都是他们家的。你以为这就完了么,全国第一是满足不了三一重工的,三一的泵车也是全球市场份额的第一,能够做到全球第一,就是因为三一做的泵车垂直高度是世界上最高的。
像之前在北京的大兴仓库火灾中,就是用的三一的高喷车臂架,直接跨过了外围障碍物,深入火场内部,对准着火点,随便滋滋就把火灭了。
还记得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吗?巴黎圣母院被烧得透亮,整个巴黎都能看到圣母院的浓浓硝烟和透天火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高举超过20米的高喷车。巴黎圣母院的摧毁让人痛惜,但是如果他们也能够做出50多米级别的高喷车,可能结局就不一样了。
NO.3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是国内企业中少有的有国籍视野的机器企业,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这是一家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金融服务多位一体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目前,中联重科是位于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的第10位。早在2008年之前就收购了海外众多企业,还制定了国内首个国际标准及90%国家的行业标准。
就是因为还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他再牛,也不敢称自己是重工老大,中联重科在塔机行业中占市场占有率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塔机之王。
在2020年,击败美企全球第一,中联重科450吨回转式塔机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NO.4 徐工重型
徐工重型总部在徐州,成立30年来,目前工程机械行业排名世界第三。从上世纪到现在,徐工诞生了一批代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产品,对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打破了外国企业对工程机械的全球垄断。
10. 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国外著名粮油企业
国际四大粮商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把这四家称作“ABCD”。四大粮商目前垄断性地控制了目前世界粮食市场80%的交易量。
一、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ADM的创始人早在1902年就开始了相关的生意,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时至今日,ADM已成为巨大而又盘根错节的跨国公司。
它旗下的企业包括食品、饮料、食疗以及饲料等,共约270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营养补助品、类固醇、食用油等的生产和市场推销。除此之外,它还从事有关农粮储备与运输交通等大型行业。
现在,ADM是当今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厂,美国最大的黄豆压碎处理厂和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厂,美国第二大面粉厂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公司和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ADM公司还参股中国粮油集团的粮油业务和入股新加坡丰益集团。
二、邦吉公司(Bunge)
邦吉,在1818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创立,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工厂,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粮食出口公司,据公开报道称,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除了粮食加工与出口,邦吉还将营业范围扩展到了纺织、化肥、油漆以及银行等行业,工厂和业务遍及巴西、美国。
在四大粮商中,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全过程为名,在南美拥有大片农场,一边向农民卖化肥,一边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进行深加工。
三、嘉吉公司(Cargill)
嘉吉公司,于1865年在艾奥瓦创立的,现在年营业额高达900亿美元,年获利达25亿美元以上,是美国第二大私有资本公司,法国第三大粮产输出公司,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制造商,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和屠宰、肉类包装加工厂,最大的养猪和禽类(如肉鸡、火鸡)养殖场。它的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是世界第一。同时,它还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从食品的生产、包装,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一手包办。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及66个国家,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它还拥有超过100亿美元资产的避险基金——黑河资产管理(Black River Asset Management)和从事高科技及高回报(包括基因工程等)的生物工程研发计划。
嘉吉公司主张开放自由贸易,它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开发第三世界的潜在市场,因而对环境的破坏(如南美热带雨林之被狂砍等)非常显著。
嘉吉在中国拥有的合资和独资企业多达27家,遍布沿海地区。
四、路易达孚公司(Louis Dreyfus)
路易达孚公司是一家跨国集团,由法国人列奥波德·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目前,路易达孚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主要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巴黎,圣保罗,美国的威尔顿和孟菲斯。路易达孚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从事谷物、油料、油脂、饲料、大米、肉食、食糖、咖啡、棉花、天然及人造纤维、电力、天然气、石油及石油产品的贸易以及政府债券和金融证券业务。路易达孚集团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为跨地域的采购及销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优势。
路易达孚的最新生意活动,是从事全球性活化燃油的生产和经营,包括制造和交易经由发酵或合成方式生产的乙醇,它用以制造发酵式乙醇的主要原料是蔗糖和谷类等农作物。
路易达孚集团与中国在小麦、油脂、油料、饲料、棉花、食糖和饲料谷物等农产品方面的贸易十分活跃,有进口亦有出口。鉴于中国市场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发展,路易达孚集团一直积极开拓新业务,包括羊毛、塑料和各种肉食。
五、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
丰益国际集团是多元化的全球跨国公司,世界最大的粮食、食用油及农产品供应商、贸易商之一,世界财富500强中排名第300位。年营业额100多亿美元,先后在深圳、青岛、天津、秦皇岛、连云港、营口、广州、上海、泉州、防城港、张家港等主要港口及武汉、岳阳、西安、成都、佳木斯、新疆昌吉等主要城市投资设立了40多家工厂和20多家贸易公司,有多家投资企业,业务涉及粮油、化工、能源、房地产等行业。
旗下的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植物油行业十强企业之一。“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鲁花”这些食用油品牌背后,均有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的身影,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油脂业寡头,在沿海、长江沿线和内地实现全面而有力控制原料成本的工业布局。总部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属于新加坡独资企业,占据中国食用油销售份额的30-40%。
截至2007年,丰益公司在中国的食用油粗炼和精炼厂共24家,特殊油脂生产厂5家,灌装油生产厂20家,大米厂2家,面粉厂5家。益海嘉里已在形成了布点广泛、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的优质生产体系;建立了中国庞大的经销网络,经销商数目已经超过2000家,遍布全国400个大中城市,销售网络已覆盖了中国除台湾地区以外的所有省区市。
集团旗下12家大豆压榨企业,日大豆压榨能力3.4万吨,年加工大豆1000万吨,年精炼油脂能力400万吨,并正进军中国大米,小麦领域。
六、来宝集团(Noble Group);
创立于1987年,以亚洲的钢铁贸易业起家,总部在香港,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集团,是农业、工业和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市场领军者,业务涉及多种自然资源和原材料,如棉花、谷物、咖啡、煤炭、铁矿石、钢材、铝材以及清洁油品等。
来宝公司先后收购了广西钦州大洋油脂和江苏南通宝港油脂,重组了重庆新涪和山东新龙油脂。
七、托福国际集团;
托福国际集团成立于1919年,总部设在德国汉堡,是一家国际著名的农产品贸易公司,在全球设有40多个子公司和办事机构,年谷物和油料贸易量达4000多万吨。是世界农业原料的三大加工商之一,年营业额近150亿美元。托福公司重组了湛江华农公司,并通过郑州阳光公司入股开封正大和许昌山花公司。
八、荷兰CSM公司(荷兰中央糖业公司)
CSM是一家著名的荷兰跨国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食品配料和粮食,业务涉足全球100多个国家。
九、香港并丰集团
并丰集团以高度垂直整合模式为经营特色的多样化棕榈油产品的跨国综合企业,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棕榈种植、食用油生产加工、油脂化工、生物能源产业、运输仓储及物流业;集团业务遍及中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印度等亚太地区及欧洲,集团目前棕榈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万公顷左右,集团在马来西亚拥有自己专营的物流及船务代理机构,有8万吨的船队,可以提供全面而专业的物流、运输及船务代理服务,业务遍及中国和海外市场,自1999年开始,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棕榈油的三大供应商之一,2007年,该集团在中国棕榈油市场占有率为18%,业务遍及30个主要港口和城市。
十、森达美(Sime Darby)集团
马来西亚最大国有企业之一。业务涵盖棕榈种植及精炼、房地产、汽车、机械、电力、水利、船舶、石油钻井平台以及医疗、酒店等,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运营商,宝马汽车全球第三大合作伙伴,总资产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300多亿美元,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00多家全资和控股公司。全球员工20万。自2005年以来,森达美集团在中国投资了港口、航运、造船、水务、棕榈油加工、地产等企业,总投资超过100亿人民币。目前,森达美集团独资在日照市建设大型棕榈油加工项目。
十一、马来西亚联邦土地发展局(通常被称为联邦国土发展局)
联邦国土发展局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种植园的运营商,是马来西亚政府机构,主要职责是处理开发地区的农村穷人安置问题,并着重进行It focuses on opening smallholder farms growing cash crops .农场的开放和经济作物的发展。FELDA's schemes aregenerally open only to ethnic Malays , who form a majority of the Malaysian population. FELDA is the world'slargest plantation operator, with 811,140 hectares of oil palms, mainly acrossPeninsular Malaysia, Sarawak and Sabah in Malaysia. [1 ] It also operates plantations and oil mills in Indonesia.联邦国土发展局拥有811140公顷的棕榈园,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半岛,沙捞越和马来西亚沙巴。该公司经营种植园,在印度尼西亚建油厂,并持有马来西亚的一些主要银行的少数股权。
十二、印尼金光集团
金光集团是上半个世纪前由有“油王”之称的黄奕聪先生创建于印尼雅加达的一家现代化跨国集团公司,集团目前拥有员工15万人,总资产614亿美元,投资范围远及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澳大利亚、法国、比利时、英国和美国等。
目前,金光集团已发展成为涉及造纸业、食品与地产、能源、金融业、电信、林业等六大核心产业的国际化大集团。金光集团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种植和生产厂商,也是亚洲最大的浆纸业集团公司,被世界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期》评为全球华人第七大,东南亚第四大,印尼最大的集团公司。
上世纪90年代,金光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设厂,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的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约50家独资及合资公司。
金光集团农业部为集团创始产业部门,拥有从原材料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在印尼拥有大片棕榈、茶叶、橡胶、椰子、香蕉等种植园,还从事棕榈油和金枪鱼加工业。
十三、印尼春金集团
春金集团(Musim Mas Group)为印尼最大的棕榈种植,棕榈油精炼加工和油化学品生产商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精炼厂,是棕榈原油加工成食用油的先驱,被印尼政府8次评为印尼最佳出口商奖,其在棕榈油加工方面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是一个综合性的棕榈油加工集团。其主营业务有棕榈的种植、棕榈果收集、棕榈油的精炼加工、肥皂的生产、油化学品的生产、印尼国内食用油的配给、货物运输及码头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