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船舶制造军舰吗
指的是:举凡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手段。另外,民用船通常称为船(古称舳舻)、船舶、轮机、舫,军用船称为舰(古称艨艟)、舰艇,小型船称为艇、 舢舨、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艇或船舶。
2. 中国海军造船
四大船厂:
1、大连造船厂
前身是中东铁路公司轮船修理工场和中东铁路公司造船工场的结合体,,始建于1898年6月10日。大连造船厂可以说是我国最全能的造船厂。拥有军工、造船、海洋工程、修船和重工五大产业的综合企业集团。
曾建造导弹驱逐舰、导弹潜艇、军舰、油水补给船、167舰、116舰、115舰、912舰、814舰、南运953等海军舰艇。以及我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航母。就连俄罗斯受损的库兹涅佐夫航空母舰也只能在这里修理。
2、渤海造船厂
中国唯一的核潜艇装备厂。渤海造船厂位于葫芦岛,这里专门生产定海神针。拥有七跨式室内造船台、两个30万吨级船坞、15万吨级半坞式船台、5万吨级干船坞。其主要产品为核潜艇。
从中国第一艘091型攻击核潜艇到092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再到093型和094型核潜艇,每艘潜艇的移动都会影响世界的神经。最先进的095型攻击核潜艇和096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将确保中国在未来30年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反击能力。
3、江南造船厂
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成立于1865年。目前具有室内船台,30万吨船坞等生产设施。其主要产品为052型系列驱逐舰,常规潜艇等。这里建造的052C型和052D型中国神盾舰已经为超过15艘船只服务,成为海军区域防空的骨干力量。
中国第一艘055型万吨大驱在这里下水,中国最新的003号航空母舰已经在这里建造。江南造船厂将利用江南水滋润强大海军的崛起。
4、沪东造船厂
沪东造船厂的前身为英商爱立克·马勒于1874年在上海创建的“赉赐洋行”。其主要军舰包括051驱逐舰,054A护卫舰,071登陆舰等,054A至少有15艘出自该造船厂。
903型20000吨级综合补给舰也出自该厂。现正担负075大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任务。大国海军的建设,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3. 中国有哪些船厂造军舰
原来上海求新造船厂和上海船厂也都造军舰,开发陆家咀,并掉了上海船厂,后江南并掉了求新,再后来上海世博会,江南和沪东都迁到岛上去了。记得过去芜湖的船厂也造军舰。其实能造舰的船厂江浙不少,粥少僧多,许多船厂只能溜边。
4. 民用造船厂可以造军舰吗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下面的这份时间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洋务运动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内容: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政府新设立的外交机构。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
并入京师大学堂)。
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第二年又在广州设立一个“广方言馆”。“广方言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军火机器总局(后改名为北洋机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
1875年,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78年,在兰州建立兰州织呢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
1880年,在上海建立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同年,在天津设立京师学堂,购置军舰;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2年,建立旅顺军港。
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在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以上这些当然不是完整的洋务运动内容,而仅是列举了一些最重要,也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实际上当时小一点的厂矿企业还有不少。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设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业,也是洋务派创办的仿制西式武器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炮等。“内”,表示这个军械所属于安庆军内的设置。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该厂由安庆迁到南京,改名为金陵机械制造局。
江南制造总局
又称江南制造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1867年,由虹口迁至高昌庙,经过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兵工厂部分人称制造局。后分别改称“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厂”。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经营的设备最齐全的新式造船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聘用外国人担任技师。主要由铁场、船场和学堂三部分组成,1884年马尾海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后虽经恢复但大不如前,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
汉阳铁厂
1889年春,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广州建立炼铁厂,同年他调任湖广总督,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汉阳,1890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共有六个大厂,四个小厂,炼铁炉两座。1894年投产,开始均为官办,从筹办起至1895年,共用经费五百八十余万两。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辛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工人约三千人,每年出钢七万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成立大渡口钢铁厂。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1月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绪十一年)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1912年改为商办,更名商办招商局轮船公司,后又改称商办招商轮船有限公司。1932年国民党政府收归国营,更名国营招商局,归属交通部。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1947年共有船460艘,33万余吨。1948年成立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香港仍沿旧称。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机器制造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它成立时买轮船3艘,到1877年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中国海军新式军舰“南琛”号
北洋海军实力最为雄厚。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组成,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多人,由淮军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竣工,整个北洋海防体系的建设宣告完成。李鸿章得意地说: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守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
5. 中国船舶是军工吗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公司,China state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简称CSSC)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是中国十大军工集团之一。CSSC是中国船舶工业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由于中船集团公司主营中国长江以南,所以俗称“南船”。2017年12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变更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4月12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华润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围绕医疗养老产业、地产改造产业、产城融合领域、浮式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节能环保产业、医疗装备应用产业及邮轮业务等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战略合作
6. 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
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领导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并任海军司令员兼政委。1950年4月14日成立全国范围的海军部队时,由萧劲光任海军司令员,张爱萍调离,华东军区海军改为东海舰队。 1949年11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舰艇部队——华东军区海军第一舰大队、第二舰大队在南京组建。这支部队拥有的舰艇,都是渡江战役后接收、征用的舰艇,舰型不一,装备简陋。其人员三分之二来自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培训的学员,三分之一是原国民党海军起义投诚人员。 为防止国民党空军破坏,这支部队1950年2月沿长江上驶武汉,在疏散防空中进行训练。4月,又返回南京,扩编为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这支部队在边建设边练兵中,曾频繁地执行护渔护航任务。并多次参加浙东沿海战斗,立有不朽功勋。1955年10月改名为护卫舰第六支队,下属3个大队,拥有扩卫舰14艘。 这支部队是人民海军舰艇部队的“种子”部队。海军以后陆续组建的驱逐舰部队、猎潜艇部队、潜艇部队和鱼雷快艇部队等,都是从这支部队中抽调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