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7年12月全国造船完工936万

时间:2022-09-09 23:53 点击:94 编辑:邮轮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17年12月全国造船完工936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船舶最新情况分析

中国造船完工量持续回升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完工量呈现震荡走势,基本维持在3000-4500万载重吨之间。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是三大造船指标中唯一上涨指标。

2021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09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0%。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完工量为466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完成量为2092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44.86%;韩国造船完工量为1497万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32.10%,日本造船完工量为936万载重吨,占全球总完工量的20.07%。

中国新接订单占全球一半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新接订单量波动明显。2020年,全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下降幅度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窄。

2021年上半年,全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38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6.8%,半年新接订单量已超过近六年全年接单量。

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新接订单量为7497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3824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51.01%;韩国造船新接订单量为2986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39.83%,日本造船新接订单量为571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新接订单量的7.62%。

中国半年手持订单量已超上年全年规模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造船手持订单量呈现震荡向下走势,2018年出现小幅回升,全年手持船舶订单量为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019-2020年,全国造船手持订单量再次下滑,2020年全国造船手持订单数为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

2021年上半年,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866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0%。比2020年底手持订单量增长21.8%。

202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手持订单量为18913万载重吨,其中中国造船手持订单量为8660载重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45.79%;韩国造船手持订单量为6601万载重 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34.90%,日本造船手持订单量为2943万载重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15.56%。

新时代造船厂订单有多少

22日,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201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介绍了公司的订单情况。

由于金融危机后,国际船市新船订单的预付款比例大幅下降,由原来的交船前预付80%下降到现在

交船前预付20%~40%。而船舶建造成本构成分为原材料、成套设备、零部件、加工及制造费用四大类,分别占总成本的42%、27%、11%和20%,其

中前三类需提前采购并支付,加工及制造费用在建造过程中逐步支出,因此船舶建造资金投入具有前重后轻的特点,随着预付款比例的下降,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大幅

增加。

公司厂房和办公场所占地面积约1,500亩满足公司生产要求,配有钢料堆场、分段及舾装厂房、

涂装厂房、干船坞和舾装中心等生产设施。公司所在地江面宽阔,水深流稳,水陆交通方便,具备建造超大型船舶的长江岸线长达1,125米,自然条件较好,公

司拥有50万吨级干船坞及780米舾装码头各一座,配有两台900吨龙门吊,可在50万吨级干船坞中同时进行6艘10万吨级轮船的合拢工作。

公司近三年及一期产能、完工量情况表 单位:万载重吨

近三年及一期完工量分别为256.8万载重吨、359.8万载重吨、421.25万载重吨和

236.5万载重吨。2009年至2011年期间所有完工的87艘船舶全部按期或提前交付。根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数据显示,新时代造船公司在2011年中国

船舶产业出口企业百强排名中位列第二名,仅次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公司近三年及一期手持订单情况表 单位:艘、亿美元

①从手持订单情况来看,新时代造船公司三年及一期手持订单量分别为83艘、88艘、62艘和

44艘;在手订单合同总造价分别为51.21亿美元、49.56亿美元、32.55亿美元和22.22亿美元。新时代造船公司手持订单量、合同总造价呈现

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新时代造船公司近三年间造船能力不断提高,船舶交付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完工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随着原有订单不断交付,全球新

造船订单量整体下滑,新承接订单较住年减少,新时代造船公司手持订单逐年下降。新时代造船公司此状况与船舶市场周期性波动特点相吻合。由于船舶建造行业具

有技术密集、劳动密集、资金密集三大特点,其中资金密集体现在造船业务主要采用预付款分段结算模式,而船舶建造成本构成分为原材料、成套设备、零部件、加

工及制造费用四大类,分别占总成本的42%、27%、11%和20%,其中前三类需提前采购并支付,加工及制造费用在建造过程中逐步支出,因此船舶建造资

金投入具有前重后轻的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截至2012年9月末,公司手持船舶订单(船舶合同价款)22.22亿美元,共计44艘船,公司

除在手订单外还计划从2013年起每年承接20-30艘的新船订单,考虑到预付比例在一定时间内将维持在较低水平,船舶交付前垫付资金增加,公司对资金有

真实、合理的需求。

公司三年及一期新接订单情况表 单位:艘、亿美元

②从新接订单情况来看,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大宗商品贸易量增长乏力,国际航

运市场出现波动,市场单船价格回落,预付款比例降低。新时代造船公司因在手订单充足、生产计划已排满,为按时保质交付在手订单,2009年未承接新船。

2010年至2011年新时代造船公司新接订单分别为38艘和9艘,订单总金额分别为17.6亿美元和4.97亿美元。2010年新接订单以散货轮为

主,2011年新接订单以油轮为主。2012年1-9月份企业尚未正式签订新船合同,但有意向性的订船17条,正式合同正在商谈中。

每年有多少新造的船

2010年1~9月,我国造船指标保持升势,其中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增长趋于平缓,手持订单比2009年底上升3.5%。

2010年1~9月,我国造船指标保持升势,其中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增长趋于平缓,手持订单比2009年底上升3.5%。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总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1~9月全球造船市场逐步复苏,新船订单船型多样化趋势明显,但造船市场复苏基础薄弱,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的人民币汇率风险加剧,节能减排等国际新标准要求将更加严格。

一、产业基本情况

1.我国造船指标保持升势,手持船舶订单继续回升

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5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0%,其中海船为1331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2.3%。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5071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3倍,其中海船为1417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6.6%。截至9月底,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19474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3.5%,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海船为5416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7.3%。

2.工业总产值同比继续增长,增速较上半年略有减缓

1~9月,全国规模以上2054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60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较上半年减缓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缓8.3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3705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较上半年减缓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缓14.1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551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较上半年减缓4.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减缓16.2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557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较上半年减缓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20.4个百分点。

3.出口依存度依然较高,出口交货值增速开始回升

1~9月,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3771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总量的82.3%;新承接出口船订单3884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6.6%;截至9月底,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7001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7.3%。2010年1~9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128亿元,同比增长17.9%,与上半年增幅持平,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

4.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回升,实现利润保持增长

1~8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600亿元,同比增长26.1%,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10.5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2673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减缓20.2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445亿元,同比增长28.9%,增速减缓13.7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444亿元,同比增长24.4%,去年同期为同比下降0.8%。

1~8月,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4亿元,同比增长32.7%,去年同期为同比下降5.5%。其中:船舶制造225亿元,同比增长44.7%,增速加快38.3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产品制造业24.1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减缓17.2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21.4亿元,同比下降16.4%,降幅收窄30.1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1.全球造船市场逐步复苏,新船订单船型多样化趋势明显

全球新船市场逐步复苏,2010年1~9月全球新船订单量突破9000万载重吨,从4月至7月,单月成交量均突破1000万载重吨。另一方面,新船订单结构得到调整。前几个月,散货船的订单量一直占新船订单总量的70%以上,从7月份开始,船型订造不再单纯依靠散货船,大型油船订单增多,集装箱船出现多笔批量订单,散货船订单量下降至50%。新船价格趋于企稳回升。据克拉克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底新船价格指数为141.4点,该指数从5月以来一直维持在141~142点。从航运市场、新造船市场、新船价格、订单结构等来看,全球造船市场复苏的行情已经显现。

2.撤销船舶订单开始减缓,交船难也得到缓解

2010年以来,撤销船舶订单开始减缓,2010年1~9月,全国共撤消船舶订单40艘、74.9万载重吨,约占2010年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总量的0.38%。重点监测船舶企业9月当月没有订单撤消。与此同时,随着船市逐渐回暖,交船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2010年1~9月,江苏新世纪造船、熔盛重工、扬子江船业、扬州大洋、中远川崎和长航金陵6家船企交船均突破百万载重吨。2010年1~9月,全球新船交付量为1997艘,据预期2010年新船交付量将突破1.5亿载重吨,2011年新船交付量为1.417亿载重吨。

3.人民币汇率变化对造船行业影响巨大

由于我国造船业出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人民币升值对造船行业的影响巨大,经测算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造船企业手持订单收入将减少约40亿人民币。2010年6月19日我国重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2%以上,导致船舶行业减少收入近百亿元。同时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船价普遍下降20%~30%,部分船舶甚至下降40%,人民币升值使我国船舶行业利润极度下降,2013年开始,有可能面临全行业亏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国际新标准、新规范实施对船厂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节能减排,降低能耗要求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污染物排放管理的规则越来越严格,绿色环保成为当今船舶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我国现有船舶在动力、电力装置、操作诸多方面的能源使用效率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降低航运成本的驱动下,船东将会加速用新船替换能源效率低下的旧船。这一方面会增加新船需求,另一方面也对船厂在设计和配置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对策

1.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列为现阶段重点发展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领域,这给海洋工程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具备实现重大技术突破、面临重大发展需求的产业基础。在海洋工程装备入选战略性新兴产业后,我国在发展这一产业时一定要明确思路,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方面要加快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支持建立产业联盟、支持专业化发展模式、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研究制定支持战

2.造船相关产业之间需建立“3S”产业合作机制

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相关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高性能钢材需求增加,对国内钢铁行业就提出了新要求。产业专家指出,造船业(shipbuilding)、航运业(shipping)以及钢铁公司(steelcompanies)急需建立一种“3S”产业合作机制。船舶制造企业、航运企业和钢铁制造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合作模式,以此提高三方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予以政策引导和扶持。

3.及时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

需要及时制定出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富余人员安置、企业资产划转、债务合并与处置、财税利益分配等问题;采取资本金注入、融资信贷等方式支持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实施兼并重组。

关于《2017年12月全国造船完工936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必看十大热文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