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中国造船厂订单6亿吨
8月23日至29日是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其中,8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目前,绿色低碳的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既经济又时尚的选择。
↑2021年8月25日,安徽省芜湖市,芜湖造船厂为荷兰船东建造的5800吨级多用途船顺利下水,该船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氮氧化物TierIII排放标准,航行方式节能高效。CICPHOTO/水从泽 摄
↑2021年8月25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太湖村,小朋友在绘制环保袋。(无人机照片)CICPHOTO/谭云俸 摄
↑2021年8月25日,山东省枣庄市龙山路街道青年志愿者在城区道路上通过骑共享单车开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宣传活动。CICPHOTO/吉喆 摄
↑2021年8月25日,山东省枣庄市龙山路街道青年志愿者在城区道路上通过骑共享单车开展“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宣传活动。CICPHOTO/吉喆 摄
↑2021年8月25日,纯电动公交车行驶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贵头村村口桥上。(无人机照片)CICPHOTO/何红福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金山村的“妇女微家”中,“巾帼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移栽鲜花,让废弃包装变身花瓶。CICPHOTO/谭云俸 摄
↑2021年8月24日,技术工人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一家海洋牧场微藻养殖车间管护繁育的微藻,该牧场采用“零碳”智慧用能管理系统,利用光伏和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减少能源供应端的碳排放量。CICPHOTO/李信君 摄
↑2021年8月24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妇联“巾帼志愿者”在给小朋友们讲解节约用水常识。CICPHOTO/王保初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东华里社区举办的“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中,小朋友展示手工作品。CICPHOTO/曹建雄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东华里社区举办“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中,小朋友展示手工作品。CICPHOTO/曹建雄 摄
↑2021年8月24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东华里社区举办“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中,小朋友展示手工作品。CICPHOTO/曹建雄 摄
↑2021年8月23日拍摄的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污水处理厂,该厂氧化沟、沉淀池和厂房上方空间建有1.1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每年可提供140多万度绿色清洁电能。(无人机照片)CICPHOTO/王华斌 摄
↑2021年8月19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林店街道官塘社区国能首府九号小区的居民准备按照垃圾分类规定扔垃圾。CICPHOTO/赵明 摄
↑2021年8月19日在浙江省温岭市拍摄的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房顶建有面积3.5万平方米、装机发电量2.99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运行以来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无人机照片)CICPHOTO/刘振清 摄
↑2021年8月16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纯电动拖轮“云港电拖一号”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港拖轮基地码头交付试运行,据测算,该电动拖轮每年可以节约燃油消耗300吨左右,可减排约900吨碳氧化物。(无人机照片)CICPHOTO
2. 中国造船产量
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第一部船舶生产企业的行业准入标准——《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首次对全国船舶生产企业的基本生产条件要求进行统一规范。
国防科工委官员称,此举将对中国提高船舶建造质量、保障航运生产安全、促进船舶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令世界船舶制造商刮目相看的中国造船产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三了。而近几年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和竞争实力明显提高,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显然不光是坐三望二的态势了。专家预测,中国造船业直取世界第一将为期不远了。3. 2017年1至2月全国造船完工
1973年,玉浦船厂开工,这是大宇造船的前身。1978年正式成立大宇造船,1994年与大宇重工公司合并,成为大宇集团旗下重要子公司。大宇集团在韩国企业界曾堪称奇迹,创始人金宇中仅用了20年就将大宇从一个初创服装店发展成韩国数一数二的大集团。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1997年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这完全改写了亚洲四小龙的进程。此时人们回顾那段历史,大宇集团往往被视为最经典的失败案例。当危机初现,国外银行和投资机构偷偷撤走资金时,大宇集团却依靠韩币贬值带来的优势,继续扩大产出提高出口。
1999年11月,金宇中辞职标志着大宇集团的落没。其子公司亦命运各异,比如韩国第二大车企大宇汽车于2000年破产,后被美国通用收购。而大宇造船也从大宇重工中分离出来,在韩国政府的全力扶持下,韩国产业银行为其注入大量资金,成为其控股股东。大宇造船实际成为了国有企业的子公司。
作为韩国前三大造船企业之一的大宇造船海样,曾不止一次面临被收购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不仅是造船业、航运业,世界经济形势连年向好。大宇造船提出了股权出售计划,经过一波三折的招标,韩华集团获得了最终收购权。然而一切都没有金融危机来的迅速,09年订单量的锐减和收购谈判的破裂给大宇造船带来了双重打击。除此之外,浦项制铁,甚至俄罗斯石油公司都曾试图收购大宇造船股份,但由于不同原因都不了了之。
10年之后,因为油船和海工类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订单一度得到恢复,但连年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和14年高端装备市场的低迷使韩国三大造船业再度陷入重大危机。造船业根本上受航运市场的影响。
【后韩进时代】
2016年8月1日,韩国最大航运企业韩进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韩进的倒闭重创了韩国航运业,恢复元气遥遥无期。此时的韩国造船业也正经历着最寒冷的冬天。
2017年,航运市场迎来小回春,市场信心陡增,积压多年的资金迅速涌入造船业。加之韩国新政府上台,一心扶现代商船上位,帮其贷款下了20条船的大单。2018年,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剧增带动LNG船舶的需求,韩国造船企业凭其优势又扳回一局。韩国政府顺势推出《韩国振兴航运五年计划》,韩国造船业向好。
大宇造船董事长郑圣立终于有底气坚持他的大宇造船并购计划。如今,现代重工向韩国发展银行接手了大宇造船的股份,似乎一片大好,但现实真的会如愿?笔者认为其危机和挑战仍在。
首先韩国国内航运企业表现不佳。航运业发展直接影响造船业,韩国政府虽然大力支持现代商船,企图重造一个韩进,但现代商船近几年表现无不令其失望。连年亏损来自其公司内部管理的漏洞,显然他还没做好成为一家顶梁企业的准备。如今国际航运形势依然难说乐观,如此扩张船队规模,只会使原本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更加竞争激烈。恶性循环最终会回到造船业。其次现代重工对大宇造船的收购很大可能会受到中国和日本反垄断调查的阻碍,尤其日本早已于去年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质疑韩国政府向韩国商业造船厂提供财政支持。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的组合无疑对中日其他造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除此,韩国国内的公会组织也是收购过程中一个巨大阻力。合并后的新企业在用工人数上肯定会进一步裁减。政府扶持造船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看重造船业劳动密集型特点,裁员无疑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压力。从去年到今年年初,大宇造船工人曾多次举行罢工抗议。
收购之路是好是坏,历史上不同企业给出过不同的答案。但不论国外形势如何,中国造船企业仍然面临产业转型的艰难历程。高附加值船型的自主建造是必然的方向,挑战同时也是机会。全球造船业谁的名字将沉没于历史长河,谁又会激流勇进,还需拭目以待。
4. 中国造船订单量全球第一
世界排名第十四,在国内,排名第二的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江南机械制造总局,成立于1865年,1950年代更名为江南造船厂。凭借百年造船和造船技术的积累,江南可以提供高科技复杂船型的优越设计,可以建造全系列的液化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科研船、破冰船等特种船舶。
5. 中国造船厂订单排名
中国是造船大国,世界50强造船企业独占其半,而江苏更是我国造船第一大省,也是世界级船舶厂商入围最多的省份。
下图为2018年世界各大造船厂商的大型船只产量以及造船厂规模排名。
下图为我国造船厂在该排名当中的座次以及对应的世界排名。
前十分别是:外高桥造船厂、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业、江南造船、广船国际南沙船厂、中船黄埔文冲、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扬子鑫福造船、大连船舶重工、常石舟山船厂。
此十家船厂都是排名全球前25名的,其中上海2家、江苏4家、广东2家、辽宁1家、浙江一家。
不过这十家当中虽然外高桥规模最大,但去年并不是产量最高的国内船厂。产量最高的是扬子江船业的71艘。
6. 中国造船订单量
a.从造船量来看,中日韩三国几乎垄断了全世界的民用造船业(88%的民用市场),2016年年吨位居世界第一,总得来说每年民用造船吨位第一名就是中日韩不断的更替,那美国哪儿去了?军费超多的美国造军用的去了,民用造船业承受不起高昂的人工费。
b.从人均产能效率来看,韩国造船业人均年产量约450吨,韩国造船业的人均年产出为400万人名币左右, 均在我国之上。
c.而从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是体现造船综合技术水平的3个主要方面,从这个角度看,根据韩国产业经济与贸易协会报告显示,通过对中、日、韩的综合技术水平进行评估比较可以发现,如果以韩国的水平为1,中,日则均在1.7至1.8之间。
d.从造船厂排名来看,世界十大造船厂韩国企业占7个,韩国造船业的发展长久以来以 “产业集群”优势在釜山和南海岸一带,创造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带,并集中赋予了与造船相关的配套企业和研究机构,拥有巨大的集群配合优势。
为何那么强
a.源头还是要归功于美国
70年代末美国开始将他们认为的“低附加值”(包括技术、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的价值在附加值中占次要比重)工业生产转移到日韩,大大提升了日韩经济发展和造船技术储备。
b.和韩国经济体制紧密相关
韩国是外向型经济体,由于需要优先发展出口产品,所以对海运的需求十分巨大,再加之地缘上和中日相邻,引进技术和进口配套零部件,原材料也更加便利。
c.选择中国建造船舶分段
在韩国具备了先进的造船业技术后,国家还提供贷款资金支持,并且一部分船舶的分段建造选择在中国进行,最后在韩国组装,其目的是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具体强在哪儿
衡量造船强,就要看最有难度的船能不能造,世界公认最具难度的船舶依次是LNG船(液化天然气),航母,豪华邮轮。
而韩国的强项就是建造LNG船,LNG船也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该船要求在-162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其建造难度也是最高的。
韩国三大造船厂:现代重工、大宇造船和三星重工皆可以制造LNG船,全球70%的LNG船订单也都交给了韩国,目前一艘LNG船的造价在2亿美元左右。
而日本则主要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中国沪东中华船厂也具备制造LNG船的实力。
数据显示,2018年现代重工实现133亿美元的订单,大宇造船拿下68亿美元三星重工完成63亿美元的订单。
而航母韩国也能造,只不过没啥实际需求,造得比较小,但实力绝对是有的。
豪华邮轮方面,准确来说邮轮不同于游轮,邮轮通常吨位更大,不过这不是韩国的强项,但并不是不能造,因为豪华邮轮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内饰而不单单是船体,所以在这方面还是欧洲人的强项。除了民用造船,在军用造船方面韩国也有很强的优势,不仅本国造出了万吨大驱,在海外造船订单也有很强优势,但其原因在于美国处处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公正的出口,在海外船舶订单中,中国不止一次两次被美国的幕后操作而导致中标失败,所以作为盟国的日韩自然脱颖而出,而韩国凭借相比日本的价格优势多次拿下国际订单,最惊讶的是,2012年韩国签下7亿美元的4艘大型综合补给舰合同,是有史以来韩国的第三大军贸出口订单,其客户竟是英国!不过英方也是无奈之选,失去昔日本国造船风光,如今又造了两艘大航母,为了维持大国地位,以及为美国等盟国承担相当责任而选中了韩国大宇造船公司。总得来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造船实力的国家本身就不多,而韩国确是造船产业链非常完善的国家之一,并在某些领域创造过世界第一,造船业专业在韩国也比较受青睐,因为找工作也相对容易,以上就是韩国造船业的简单介绍,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7. 2017年全国造船完工
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始建于1944年,1964年企业更名为“山东省黄海造船厂”,成为全国八大渔轮修造厂之一。1999年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定名为“黄海造船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11亿元,资产总额32亿元,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在职职工及外协施工人员近6000人。具有国家甲级设计资格、一类甲级建造资质、ISO9001质量管理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的资质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及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可修造50000DWT以下各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公司具有年造船50万吨的能力;在大洋性和过洋性渔船建造方面,年可建造交付远洋渔船400艘,设计及建造能力居国内首位。2010年公司被确定为山东省船舶生产建造基地龙头骨干企业。“黄海造船”注册商标成功获批国家造船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
近几年来,公司克服国际船舶市场发展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围绕结构调整、产品转型,始终把“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生命线”,把“创新研发、做专做特、延伸链条”作为直面竞争的“主抓手”。在大型客滚船、客货船、多用途重吊船、大型远洋渔船等领域,走出一条有黄海特色的扩张式发展路子。201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完成销售收入25.09亿元,实现利润8883万元,上交税金9022万元。完工船舶25万载重吨,主要完工船舶90艘,在建和手持订单过百艘,交船期到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