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印度主要船厂分布原因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印度最大的造船厂在哪个城市?
- 2、印度为何执着于制造航母?
- 3、归纳印度主要船厂的分布特点
- 4、不吹不黑,如何评价印度造船实力
- 5、印度造舰能力究竟是什么水平 军舰能在船坞
- 6、波罗的海造船厂的简介
印度最大的造船厂在哪个城市?
柯钦造船有限公司建于1972年,是印度一个完全国有化的造船厂。位于印度西海岸柯钦港口附近。在过去的30年里,该公司已经成为印度造船、修船领域的领军船厂。船厂具备建造和修理印度最大船舶(建造110000载重吨以下的船舶、修理125000载重吨以下的船舶)。船厂已交付2艘印度最大的95000载重吨的Aframax型双壳体油轮。并从欧洲、中东国际知名的公司得到了造船订单。同时,还被国家指定建造印度第一艘本土航空母舰。柯钦造船厂是印度最大的绿地造船厂。
印度为何执着于制造航母?
航母代表着一个大国实力的形象。而印度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想拥有自己的一艘航母向全世界证身的想法这很正常。但我们来看看印度航母的实际状况:印度首艘国产航母名叫“维克兰特”号,虽然说是国产航母,但是却用了俄罗斯的钢板材料、法国的技术、意大利的工艺。印度国产航母的装备看起来相当丰富,这个“万国牌”国产航母于2006年11月份开始启动建造工作。从开工至今,印度的国产航母饱受工程延期之苦。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三次下水可是都未建造完成。印度使用多国的技术来建造航母,这导致印度造船厂在整合各国航母建造技术的时候大伤脑筋。再加上印度造船厂建造速度缓慢,导致建造费用不断攀升。如今印度新建造的航母已经耗资超过30亿美元。
印度建造的航母至于造船业薄弱,就和国内的人和体制有关。阿三人口马上就能超过我们,他们劳动力优势明显,但是,大部分进不了工厂。由于体制原因,工厂的规模都不大,一半的人口还从事农业,而小作坊无法发展成大工厂,更别说产业升级了。东西是要什么都没有,船壳的钢板都生产不了,发动机也生产不了,自然什么都要靠进口,把东西东拼西凑组装起来,至于好不好用让大家去想了。
这就体现了印度军事的一个特点:买买买。想要的武器都可以买买买,占据有利地势的印度,欧美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很乐意向印度:卖卖卖。印度的老维克兰特号就是从原来的宗主——英国那里买来的。可能他们的“好心”促使了印度与中国在军事不同的发展方向:印度变成了大买家,而中国从美国一开始武器研制的压制一步步克服困难到现在很多领域反超欧美,让印度一直心心念念想拥有自己制造的航母时,中国制造的航母却早如下饺子般出海。我想,中国真的做到了“没有伞的孩子就快点跑”
一心一意和中国较高下的印度,看到中国近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近邻,同样都是人口大国的印度看到差距自然心里滋味难受,加上1962年印度人感觉被解放军打得很狼狈,所以尽管国防工业及相关配套工业落后,但是也一定要生产航母。
归纳印度主要船厂的分布特点
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果阿造船有限公司和印度斯坦造船有限公司
据印度船运部数据,印度共有27家造船厂,其中中央企业6家,邦企业2家,私人企业19家。科钦造船厂和印度斯坦造船厂是印度最大的两家造船厂。前者有2个船坞,可建造最大吨位为11万吨的船舶,并已实际建造过2艘9.5万吨位的油轮。2006-07财年该船厂完成船舶吨位18万吨,全年净收入达到76亿卢比(比上年增长84%),净利润为5.8亿卢比(比上年增长3倍)。同时,该船厂每年可培训140名工程师。近些年,凭借自身高速发展,该船厂已经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后者共有1个船坞、1个装配码头,可以建造最大8万吨的船舶,2006-07财年完成吨位4.7万吨,造船收入为40亿卢比,其中净利润达到30亿卢比。
随着印度货物贸易迅速增长,印度海运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发展,对船舶的需求也在增加。据印度船运部的数据,到2006年12月31日,印度船舶总吨位仅为842万吨。2006-07财年,印度船舶进口金额为10亿美元。进口来源前三名分别是日本(3亿美元)、新加坡(2亿美元)和法国(1.5亿美元)。但2007年,印度造船厂已经承接新船订单合计金额达1500万卢比(约合37.5亿美元)。今后商船订造量将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印度政府努力发展船舶业,不仅在研发上投入巨资,还出台许多行业发展政策,包括在东、西海岸各建设一个具有国际规模的造船厂,总投资为50亿美元。印度船舶设计研究中心就是在印度船运部领导下建立的,主要为船舶行业提供船舶设计、船坞管理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印度造船业对GDP的贡献只有0.1%,但预计经过大力发展和政府扶持后,到2020年印度造船业将占GDP的1.1%,约220亿美元。2008年3月,印度航运部提交草案,建议延长2007年到期的造船补贴,开始重新给予造船为期10年的船价30%的补贴。有公司也向政府建议将造船业列为免税补贴行业。
总的来讲,印度船舶业还未成规模,但潜力巨大。印度拥有广阔海岸线,发展船舶业是大势所趋。随着政府的巨额投资,船舶业的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可以预见,印度造船业将在未来继续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造船市场上重要的一员。
除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外,印度还有两家隶属于军事运输部的大型军用造船厂,即建造国产航母的科钦造船厂和建造国产核潜艇的印度斯坦造船厂。位于加尔各答的加登里奇造船工程公司则是印度首艘出口军舰的生产商。2014年12月,由该厂建造的1300吨的梭鱼 号近海巡逻舰正式交付毛里求斯。印度国内总共有28家造船厂,其中包括8家国有船厂和20家民营船厂。
不吹不黑,如何评价印度造船实力
印度共有27家造船厂,其中中央企业6家,邦企业2家,私人企业19家。科钦造船厂和印度斯坦造船厂是印度最大的两家造船厂。前者有2个船坞,可建造最大吨位为11万吨的船舶,并已实际建造过2艘9.5万吨位的油轮。同时,该船厂每年可培训140名工程师。近些年,凭借自身高速发展,该船厂已经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后者共有1个船坞、1个装配码头,可以建造最大8万吨的船舶,但印度工业基础薄弱,很多设备依赖国外,尤其是军工方面。
2013年11月16日,印度购自俄罗斯的二手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Vikramaditya )完成改装升级工作正式加入印度海军服役,成为印度海军第二艘现役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Vikramaditya )航母标准排水量38000吨,其前身是前苏联基辅级戈尔什科夫号。 印度航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印巴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8月12日,印度第一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Vikrant)在印度南部的国营科钦船厂正式下水 。但是据外媒报道,该航母下水时只完工了30%。2016年印度宣布暂停维克兰特号的建造计划,开始着手开展新航母舰计划,排水量达到65000吨
印度自行研制的"神盾"导弹驱逐舰加尔各答级(Kolkata),其首舰加尔各答号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建造,该舰从03年开始建造到建成,花了将近10年时间,一路走来都是辛酸。加尔各答级(项目代号P15A)计划建造3艘,首舰于2003年开工。该级是印度新设计的导弹驱逐舰,由孟买的马扎冈造船厂建造。
什瓦里克级护卫舰(Shivalik),首舰什瓦里克号于2010年4月服役,目前已经建造3艘并服役。从03年至今看到完整的舰体,时间已经过去近10年。这期间,中国海军已经自行建了包括神盾级战舰、054、056级护卫舰多达数十艘。
加尔各答级驱逐舰舰长163米 、舰宽:7.4米 ,排水量6800吨、航速30节。该舰装备有"Nagin"主动拖线阵声纳和Humsa-NG舰壳声纳,以及印、俄联合开发的布拉莫斯(BrahMos)巡航导弹和以色列的巴拉克导弹。
加尔各答级驱逐舰采取了更多的隐形设计,装备16枚垂直发射型PJ-10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大于290公里)和48枚垂直发射的以色列巴拉克舰空/反导导弹(射程:10~12公里),配备2架反潜直升机。
"塔瓦尔"号是俄罗斯为印度建造的隐形护卫舰,外形独特并涂有隐形涂料,满载排水量3850吨,装载有中远程防空导弹,舰载直升机为"卡-31"反潜型,装备有印国产超音速"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
印度海军其实实力和中国相当,特别是在航母方面虽说都是买来的但是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水面测试并服役,并有着航母实战经验由于薄弱的工业基础、糟糕的管理让印度海军一系列主战装备项目不断拖延,严重影响了其作战能力。
12月11日,印度海军宣布将建造6艘攻击核潜艇,以增强水下作战能力,这个项目是印度海军雄心勃勃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不过从印度海军以往的经验来看,它的主战装备项目无一不受制于薄弱的工业、糟糕的管理,不断延期,这次攻击核潜艇估计很难例外,实际上不论整体作战能力还是舰艇工业水平,印度海军与中国海军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印度海军与中国海军一样,目前作战能力建设、武器装备发展都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由于印度次大陆的地理环境,印度海军一直想拥有二支航母编队,以便能够在东、西海岸同时保持航母存在,目前印度海军拥有2艘航母,刚刚从俄罗斯引进的二手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和维拉特号,后者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决定在2016年退役,印度从2005年开始建造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但是由于技术力量、工业基础薄弱,工期一拖再拖,现在看来完工时间不会早于2018年。
印度造舰能力究竟是什么水平 军舰能在船坞
其实,印度已经建成完善的舰船工业体系,
能建造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各类海军船艇。
航母建造能力方面,印度科钦船厂是国有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造船厂,
多年来通过为印度海军修理和维护“维拉特”号航母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目前正在承建印度海军历史上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
波罗的海造船厂的简介
波罗的海造船厂主要建造各种级别、类型的军事舰船及核动力船只。波罗
的海造船厂是俄、苏海军军舰的摇篮,至今共建造了约400艘战舰,在俄海军舰艇史上,3次(俄日战争、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帮助海军舰队重新崛起,二战后还参与建造了俄罗斯的核盾牌。最近20多年来,建成了一系列装备核动力装置的大型战舰,最著名的就是“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它是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水面战舰,被誉为“航母杀手”。二战前后,波罗的海造船厂共建造了285艘军舰和潜艇,主要项目主要有:6艘“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1949-1955)、19艘排水量为1050吨的613型中型鱼雷潜艇(1952-1958)、2艘排水量达3200吨、装备П-5或П-6型导弹系统的651型柴电潜艇(1956-1959)、4艘Ⅱ44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1974-1998)、为印度海军建造的3艘Ⅱ356型新型导弹护卫舰(2001-2004)。该厂虽在苏联解体后受到重创,但迄今为止,该厂仍然与北方造船厂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军舰制造场所。
关于《印度主要船厂分布原因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