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船厂的主要设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船舶的生产保障部里有个电力设备科,主要职责是干什么的?
主要负责船厂动能电源供应,措及到这一块设备平时的维护,电力均衡,和供电所一块的工作,以及扩能时的参与设计等以及能源使用记录和分析。
江南造船厂具体业务简介
中国大型造船企业。始建于1865年。至1949年,共建造各种舰船884艘,并制造了大量机器设备,成功地试制过飞机。有职工1.5万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人。(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大、小船台6座,干船坞3座。技术力量雄厚,管理基础和综合生产能力扎实,能够建造、修理各类舰船和承造成套机械设备。50年代建成中国第一代常规潜艇和第一条5000吨货轮,60年代建成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全部国内配套的万吨轮东风号,70年代建成远望号为主的六艘大型远洋科学考察船,80年代开始迈入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领域。工厂在造船能力发展的同时,修船和非船产品生产也卓有成效,曾先后制成万吨水压机,承接中国最大的葛洲坝闸门、上海和北京大型天文台回转球顶、宝山钢铁总厂二期工程关键设备等工程。
一、历史沿革
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曾用名江南船坞、江南造船所,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
同治四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奉两江总督李鸿章之命,以4万两白银买下位于上海虹口地区的美商旗记铁工厂的全部设备,又以2万两白银购买该厂的库存材料及工具。李鸿章以此为基础,将江海关道丁日昌、总兵韩殿甲分别在上海开设的2个洋炮局合并进来,成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治四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865~1905年)系制造局时期。同治六年,江南制造局从虹口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现址),先后建立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火药厂、枪子厂、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等13个厂和1个工程处以及库房、栈房、煤房、文案房、工务厅、中外工匠宿舍等,并建有泥船坞1座,共占地70余亩(4.3万平方米),在设备和规模上已具近代工业的雏型。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军火生产,中国的第一批机床、第一炉钢,以及无烟火药、步枪、钢炮、铁甲炮艇等,均始出于此。光绪十七年由于生产的发展,工厂面积从原来占地4.3万平方米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工人由建局初的200多人,增至2913人,加上管理人员,约3600余人。
光绪三十一年至民国元年(1905~1912年)为江南船坞时期。清政府决定局坞分家,把船坞部分从制造局中划分出来,成立江南船坞;制造局的另一部分成为专门制造军火的兵工厂,辛亥革命后改称上海制造局。民国6年改称上海兵工厂,直至民国21年停办,大部分机器搬迁至杭州和南京金陵兵工厂,小部分并入武汉汉阳兵工厂。局坞分家后,船坞采用商务化的经营方针,生产业务渐有起色,过去船坞长期荒废的局面逐渐改观。光绪三十一年至宣统三年共造船136艘,总排水量21000多吨,其中宣统三年(1911年)建造的“江华”号长江客货轮,船长330英尺,宽47英尺,吃水7.5英尺,排水量4130吨,被当时航运界评为“中国所造的最大和最好的一艘轮船”。在修船方面内外招揽,业务甚广,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的5年间,共修理大小舰船524艘,年均修船量105艘。由于经营业务扩大,营业额和利润猛增。局坞分家时,借用江安粮道库银20万两的开办费,原定10年内分期归还,由于营业状况好转,提前4年全部还清。这一时期的技术力量也不断增强,局坞分家时,固定工人约60~70人,至宣统三年已增至1000余人。
民国元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为江南造船所时期。辛亥革命后,江南造船所仍采取商务化经营方针,造船业务逐渐赶上和超过当时造船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厂。耶松船厂在宣统二年至民国6年间共造船82艘,总吨位42700吨;江南造船所在同一时期间共造船208艘,总吨位38846吨,已接近耶松船厂。民国7年江南造船所的造船总吨位增到60373吨,大大超过耶松船厂,居上海造船工业的首位。民国7~10年是江南造船所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为美国建造成4艘排水量万吨级的运输舰,被当时传媒评为“中国工业史,乃开一新纪元”。
民国16年后,国民政府海军部管理江南造船所,一度进行局部带军事性扩建。民国19年冬,将海军轮电工作所并入江南造船所;次年1月,又将福州马尾船政局(今马尾造船厂)的制造飞机处并入江南造船所,后建成“江鹤”、“江凤”等水上教练机和侦察机5架。这个时期的海军舰艇修理业务相当频繁,民国17~22年的6年间,共修理海军舰艇271艘次,平均每年45艘次,而民国10~15年的6年间只修理海军舰艇74艘,平均每年12艘次。当时的所长马德骥引进西方的一套管理方法,改变了过去由英人毛根独揽大权的局面。
民国26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上海沦陷,江南造船所为日本陆军侵占,日军把上海兵工厂(原制造局的另一部分)场地划入江南造船所,并强行圈占附近民地,使全所面积增达34.3万平方米,还把南京的3家民营小船厂的机器设备,全部拆并入所内,使江南造船所的场地和设备都有较大扩展。民国27年1月,移交日本海军管理,改名“朝日工作部江南工场”,同年3月,又由日本海军委托日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接办,改名“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将新侵占的英联船厂所属的和丰船厂与瑞镕船厂划归江南造船所。改名“淑浦船坞”和“杨树浦工场”。日军占领时期,江南造船所共建造各类船舶100多艘,还造了300多艘攻击型的“自杀艇”,并进行了大量的船艇修理。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南造船所由国民政府海军司令部接管。民国35年至1949年5月间,共建造各种船舶34艘,总排水量9557吨,平均每年造船10艘,排水量2734吨。其间,电焊技术开始推广,民国35年成功地建成中国第一艘全电焊结构的排水量634吨的长江上游客轮“民铎”号。江南造船所所属工厂进行了局部扩建,至民国36年底,共新开设了电焊厂、内燃机厂、外钳厂、第二发电厂及汽车修理厂等5个厂,并修理了厂房和增添了一批设备。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对江南造船所大肆破坏,所内的3座船坞闸门上半部及抽水间、内燃机厂、第二发电厂等被炸毁;1~8号仓库全部焚毁;机器厂、外钳厂、车床厂、电气厂等大部分被破坏。全所职工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发动下,开展了“反疏散、反搬运、反破坏”的护厂斗争,减轻了国民党政权破坏工厂所造成的损失,取得斗争胜利,保住了工厂。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次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命令,接管江南造船所。1953年,江南造船所易名江南造船厂,进入生产建设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企业概况
清同治五年(1866年),江南制造局迁址高昌庙镇时,购置民地70余亩,建成厂房并建筑泥船坞一座和沿江码头。至光绪十六年(1891年)时,工厂面积扩展至24.6万平方米,已发展成拥有13个工厂和1个工程处的近代工业企业。全局拥有大小机床662台,蒸汽动力机361台,总马力4521匹;汽炉31台,总马力6316匹。
光绪三十一年局坞分家,江南船坞的主要固定资产有:全坞地基约60亩;泥船坞1座,长325英尺;机厂1所,共有大小厂屋98间;锅炉厂1所,有大小房屋48间,内有60匹马力总汽炉2座,40匹、30匹马力汽机各1台,另有剪、钻、刨等机床18台;炮弹厂1所(后改为机器厂),连同打铜厂、翻砂厂等新旧厂屋共100余间,厂内附属机器有30匹马力汽机各1台,大小车床64台;水雷厂1所,有屋19间,因废置已久,后改为储料栈房;中西式住房14所;另有挖泥船2艘,运泥驳船3艘,小型轮船1艘。按当时价格估计,上述资产共值规银77.3万两。
局坞分家后,原有泥船坞改建为木质干船坞,并拓长加宽,加深坞底木桩,添置水泵等设备。改建后的干船坞,坞身长375英尺,面宽75英尺,底宽60英尺,能适应4000~5000吨船舶进坞修理的需要。民国5年(1916年),江南造船所继续将坞身拓长,使其总长为556英尺,深20英尺,能容纳万吨以上的船舶进坞修理,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船坞之一。
民国7~10年,江南造船所承造4艘万吨级美国运输舰期间,新建大船台4座,每座打桩基地长396英尺,宽36英尺,桩深20英尺,可置500英尺长的万吨船舶;船台两旁新树起重架10座,每座吊重4吨;并陆续购买民地近4万平方米,所址比局坞分家时扩大1倍以上。民国13年,江南造船所开工新建第二座船坞,次年完工。新坞长502英尺,宽61英尺,深23英尺,装备最新式的电动抽水机5台。新坞建成后,即有1艘7700吨美国商船进坞修理,因使用电动机抽水,仅耗时45分钟,为原来抽水时间的1/10左右。不久,老坞也改装为电动机抽水。民国19年后,江南造船所决定开辟第三座船坞,次年动工,分两期工程,第一期先辟长375英尺,宽89.5英尺,深26英尺,于民国23年完工;第二期又将该坞加长、拓宽,至民国25年全部落成。新坞长647英尺,宽100英尺,深26英尺,能容纳2万吨级的船舶进坞修理,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船坞。此外,还扩建了打铜厂,添建了一座海军码头。
民国27年初,日本侵略军侵占江南造船所,将原炼钢厂和上海兵工厂(原江南制造局的另一部分)旧址,以及从老江边路到新江边路的工人居住区一并强行占为新址,使全所面积扩大到34.3万平方米。还把位于南市的三北、鸿昌、合兴等3家民资船厂的机器设备,全部拆搬到江南造船所。在日本侵占时期,所内生产设施略有扩建。计有;船体加工车间增添300吨水压机、移动式水压肋骨弯曲器;轮机部门添置长轴车床、搪床、滚齿机以及白合金轴瓦浇铸设施,动力设备部门增添200匹空气压缩机2台,新建氧气站1所。
民国35~36年,江南造船所新建成电焊厂、内燃机厂、外钳厂和第二发电厂等,还修理了原有厂房69座。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撤退时,对江南造船所进行大肆破坏,所内主要生产厂房和3座船坞闸门被炸坏。1949年8月,又遭国民党飞机空袭,所内生产设施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上海解放后,江南造船所职工在国民党飞机频繁轰炸的艰苦环境下,进行边抢修、边生产,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修复3座船坞的闸门。自1953年起,江南造船厂结合老厂技术改造,扩建和新建了造机、修船、造船、电气和锻工等车间。扩建后的船体加工车间,面积由1890平方米扩大到5637平方米,1956年3月完成。5、6号船台的加固接长工程于1955年6月完工,紧接着进行3号船台的改建,该工程于1956年4月完成。新建的修船车间占地面积10230平方米,高16米,跨度24米,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车间内设有装配、锅炉、修船、钳工等工区以及钢材库、工具库、辅助材料库、变压器间、透视设备存放室等,并装置4台行车,最大起吊能力30吨;还配有加工能力较大的三星轧车和500吨水压机等生产设施。
1959年9月,遵照一机部九局的指示,新建船体联合车间,新建露天总段建造区和总段运输设施,改建3、4、5号船台。
新建船体联合车间是1956年编制的总体初步设计中的一个主要工程项目,于1960年7月开始施工,1966年建成,车间建筑面积22176平方米,厂房由1个横跨和3个纵跨构成。为适应建造万吨级船舶的需要,江南厂于1959年对2号船台进行扩建。2号船台原长174米,宽22米,扩建时在船台顶端接长53.3米成水平段。1960年4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在这里下水。为了试制需要,经六机部同意,于同年7月再次改造,滑道接长17米,下水设计负荷提高到2000吨。1976年,又将2号船台接长的水平段加建成斜坡段,为“远望”号主测量船建造创造了条件。
1977年,3号船坞的改扩建开始施工,经过5年的紧张施工和设备安装,于1982年底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扩建后的3号船坞长232.2米,宽40米,深11.6米,可容纳6万吨级船舶在坞内修理和建造,并配备1台150吨门式高架吊车。3号船坞的改扩建完成,标志着江南造船厂已拥有建造巴拿马型船舶的重要设施。1982年起,江南造船厂再次改扩建2号船台,经六机部同意,拆除3号船台,使2号船台的拓宽有了充分的场地。此外,还建立了长6~12米,宽1~3米,厚6~34毫米,重10吨以下的钢板流水线。这条钢板流水线连续上料、矫平、除锈、喷漆、烘干,直至出料。还陆续引进数控切割、光电跟踪切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高效焊接等机械,成为具有先进装备的现代化企业。
经过老厂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的新建和改建,江南造船厂的规模逐渐扩大,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船体平面分段流水线。具有设计、建造、修理、改装8万吨以下的各种船舶和舰艇、以及制造压力容器、港口机械、大型钢结构等工业性产品的能力。
上海解放以后,工厂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断作出贡献。1953年建成大型内河客货轮“民众”号,1956年建成中国第一艘潜艇,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艘5000吨沿海货船“和平28”号,1965年建成中国自行设计的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在70年代,成功地建造以“远望”号为主的三型6艘航天综合测量船、海洋调查船、远洋打捞救生船等特种工程船队,并成功地配合执行通讯卫星、远程导弹发射试验和南极考察等任务。改革开放后,工厂率先以批量承建出口船舶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先后为罗马尼亚、挪威、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建造了30多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船舶130多万吨,并以优良的建造质量和船舶性能,受到国际航运界和造船界的好评。批量建造的6.5万吨散装货船,以“中国江南型”成为中国唯一列入伦敦租船市场标价系列的国际船型。为美国拉斯科轮船公司建造的2艘该型船舶,因质量优异,船东改名为“中国光荣”号和“中国自豪”号。1994年12月交付使用的、集中国造船工业和电子工业最高水平于一身的远洋航天测量船——“远望3”号,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1995年还成功建造了大型、先进的水面舰船、集装箱船、LPG液化石油气船、三用工作船、豪华型游艇、多用途船等多类船舶。
据统计:自同治四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的84年中,江南造船所(厂)共建造各种舰船837艘,计30万吨。1949年上海解放至1995年底的46年中,共造船1100艘,计340万吨,是解放前84年造船总吨位的11倍。其中,1980~1995年的16年中,造船137艘,254.3万吨,是1949~1979年造船吨位的3.1倍。解放以来,江南造船厂在修造船的同时,还为国家建造了1.2万吨水压机、宝钢2030轧机中难度大的设备、葛洲坝2号大型钢质船闸、秦皇岛码头第三期工程、上海2条越江隧道的掘进机、上海和北京天文台中国最大的回转球顶、上海市政建设投钢量近1万吨的内环线高架公路、当时世界最大的、最先进的上海市政建设“三联供”U—GAS煤气气化炉,以及承建的1.65万立方米压力容器、上海体育场和上海大剧院的钢结构等重大工程项目,表明了企业在船舶制造和大型钢结构、压力容器等工业性产品上都跨上了国际水平台阶。
1980年以来,共有多种产品先后50次获国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奖,其中“向阳红10”号、“远望”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7万吨货船“世沪”号、1.28万吨集装箱“海皇·绿玉”号、2.4万吨汽车滚装船“沃乐斯夫堡”号、6.4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等获国家金质奖。企业也获得了“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全国技术进步优秀奖”、“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企业优秀管理奖(金马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上海最佳工业企业形象”单位以及连续13年获得“全国思想工作优秀企业”光荣称号。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江南造船厂被列为国家100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1996年改制成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陈金海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谢中全任党委书记。
江南造船厂党政主要领导人及任职时间表
机构名称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中共江南造船所临时组织
孟亚人
临时工作委员会召集人
1949.7~1949.10
江南海
总支委员会书记
1949.10~1949.11
孟亚人
临时党委书记
1949.11~1950.4
党委书记
1950.4~1951.6
黄涛
党委书记
1951.6~1956.4
中共江南造船厂委员会
郝少如
代理党委书记
1956.4~1956.12
黄涛
党委书记
1956.12~1957.1
党委第一书记
1957.1~1960.2
陶力
代理党委书记
1960.5~1960.8
张浪
党委书记
1961.2~1962.1
陈华锋
党委书记
1962.5~1966.6
张震春
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0.6~1970.9
党委书记
1970.9~1975.4
黄星
党委书记
1975.4~1976.10
胡沛然
党的核心小组主持人
1977.2~1977.3
党委书记
1977.3~1978.8
田钟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77.11~1978.8
张绍仪
党委书记
1978.8~1983.1
田钟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2.8~1983.7
刘哲
党委代书记(未到任)
1982.8~1983.6
王存琳
党委副书记
1983.6~1984.5
党委书记
1984.5~1987.5
王德宝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5.5~1986.12
滕一龙
党委书记
1988.2~1992.2
谢中全
党委书记
1992.2~
江南造船所
林惠平
副所长主持工作
1949.6~1950.3
代所长
1950.3~1951.4
曾国晟
所长
1951.4~1952.10
黄涛
军代表兼所长
1952.10~1953.12
江南造船厂
郑重
厂长
1953.12~1958.8
陶力
厂长
1958.8~1960.8
张心宜
代厂长
1960.6~1961.2
厂长
1961.2~1968.3
陈华锋
厂革命委员会召集人
1968.5~1970.8
江南造船厂
张震春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0.8~1975.4
黄星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5.4~1976.10
胡沛然
厂革命委员会主任
1977.5~1978.8
张绍仪
厂长
1978.8~1980.10
胡传治
厂长
1980.10~1983.4
赵福生
代厂长
1983.7~1983.9
厂长
1983.9~1987.1
孟辉
厂长
1987.1~1993.1
陈金海
厂长
1993.1~
船舶调试是造船的哪个部门
船舶调试分为主辅机调试 电器设备调试 轴舵系调试 不同的造船厂都有不同的分工 一般都不是一个部门能搞定的 因为牵扯到的太多 都是几个车间部门一起去试航的
上海申佳船厂是隶属海军装备部吗
申佳船厂(又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八零五工厂),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杨浦大桥东侧,占地面积30万多平方米,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船厂。近十年里,工厂经过几次比较大的改造和扩建,逐渐发展成为设备设施齐全、工种、技术力量比较全面,以修造船为主,多种经营,并拥有自营外贸进出口权的海军大型企业化工厂。于1990年获得军内一级先进企业证书,近几年均列为上海市五百强企业之一。我厂是上海市第九届、第十届文明单位,已连续七次被授予上海市“重合同、守信誉”单位,是2006年度“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单位”。
船厂的工作
船厂工作内容
一、船厂、船东、船检
船厂:造船的,不用再解释了吧!!!
船东:买船的,也不用再罗嗦了吧。 一般在建船舶的船东都会在船厂派驻5-10人的检验队伍,也就是船东代表。一些财大气粗的船东甚至会派出十数人的团队
船检:也就是常说的船级社了。各国船级社名称如下,前6个应该是最常见的。 1. ABS 美国船级社(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2. BV 法国船级社(Bureau Veritas)
3. CCS 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4. DNV 挪威船级社(Det Norske Veritas) 5. GL 德国船级社(Germanischer Lloyd)
6. LR 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 7. HR 希腊船级社(Hellenic Register of Shipping) 8. KR 韩国船级社(Korean Register of Shipping) 9. NK 日本海事协会(Nippon Kaiji Kyokai)
10. PRS 波兰船级社(Polish Register of Shipping) 11. RI 意大利船级社(Register Italiano Navale)
12. RS 俄罗斯船舶登记局(Russian Maritime Register of Shipping) 13. HR 希腊船级社(Hellnic Register of Shipping) 14. IRS 印度船级社(India Register of Shipping)
船检的职责是根据船舶的入级要求对船舶进行相应的检验、技术咨询,并为符合要求的船舶颁发相应的入级证书。 二、船厂各部门的职能划分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一个大厂毫无疑问分了N个部门。
一般船厂大项划分为经营部门、物质部门、设计部门、生产部门(PS:有的厂这4个部门不是平行的,不过区别不大,管理体制不一样而已,职能应该都是相近的)
经营部门:主管经营一般船厂的船舶接单,价格,售后服务都由这个部门负责。(只说与船相关的,其他的工资,制度之类的靠边站) 物资部门:负责与船舶相应的物质,材料,设备的采购
设计部门:负责船舶的建造图纸设计,为物质部门采购提供相应的订货清单或设备技术要求。以及生产部门领料清单。有的小厂不设专门的设计部门,所有设计由设计公司或关系船厂担纲。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喽! 第一节:船舶的设计流程
一般船舶设计经历3个阶段: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
在设计中有个建造规格书的谈判,一般由船厂派出精英设计团队,(一般由设计部门的各专业课长或专业单船主办参加,能力稍次的会有设计院的同志们协助,再次的就管技术的副总和设计院,再再次的就直接COPY别人或全权委托设计院好了)与船东代表进行拉锯式谈判。确定该船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一般一本建造规格书是要比学校的任何一部教材厚。我见过经手过的技术规格一般分下面几章: PART 0 总体参数(包括船型、主尺度、航速、空船、轻/重载排水量)、航行性能,船舶入级要求,需要满足的规范要求; PART 1 船体结构要求(偶不是船体专业的,有看也是为了查东西);PART 2 机械设备(包括主机、辅机参数、泵组、甲板机械等等动力机械设备)
PART 3 电气设备(包括各种航行电气设备要求,电力负荷等等,)
PART 4 货物设备(主要关于货舱的要求,包括货物的绑扎设备,舱口盖,货舱通道等等)
PART 5 居住区(包括上建各个起居室,工作间,厨房洗衣设备,驾驶室,餐厅等等供船员居住的要求) PART 6 船舶管路系统(包括燃油,滑油,压载,舱底,测深透气之类的各种管系、泵组之类的要求) PART 7 附录/油漆(包括油漆规格,颜色,和其他七七八八的东西)
初步设计:一般是根据船舶载重、航行要求确立船舶的主参数,进行船体主体结构设计计算,生成一些主体的结构图之类的。国内中小型船厂一般是跟别的公司买成熟船型的该种图纸,少有能自己设计的。
详细设计:根据初步设计、建造规格书进行船舶的详细布置,设计,包括图纸的送审(意思就是这些图纸要给船东,船检批改一遍,当然很多船厂是委托设计院或设计公司进行详细设计,那么这些设计图要交到船厂手里先批改一遍)。最终形成工作图。中间穿插主要设备的订货,如主/辅机,甲板机械等等。
生产设计:各船厂依据详细设计的图纸,根据本厂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细化和分解。比如船体结构,要进行建模,然后在分解、套料形成下料图和材料表,材料表给物质部订钢板(现在钢板订货周期一般要3个月以上,很多赶项目的厂都是把设计部门催的屁滚尿流的,然后订多了倒无所谓下条船可以进行加减帐,订少了还好,赶的上生产进度,不会拿你动大刀子,最可怕的是漏订了某种规格的,完了你等着戴高帽游街吧)下料图交给车间进行数控切割下钢板。再比如管系,详细设计的管系图是很粗糙的,只有没生产设计能力的小小厂直接用来生产,一般要进行管系放样,生成每根管子的制作图,生成连接件、阀件、附件清单,生成托盘表、内场、外场配套表,生成管支架制作图,其实管子放样对现场经验要求很高,没至少1年以上现场管路安装经验去放管子,放出来的一般都是些麻花棒。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各类图纸的用处,别拿到图纸不知道干嘛用的就丢了。 船体:
船体生产设计主要生成以下图纸:
结构图(包括焊接工艺)供组装生产船体结构用
套料图(包括型材下料草图)供结构下料,板材切割使用。买回来的钢板可是方方正正的。 材料表 供车间领料和物质部发料用
舾装(包括内、外、机、电) 下面会说到专业划分 安装图 各种设备的安装尺寸,安装方式,安装节点 制作图 各种零件的制作小样图
托盘表 供车间向物质部领取设备、零件的清单 材料定额 供车间向物质部领取材料的清单
好点的生产设计舾装专业也会出套料/下料草图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管装
管子小样图 供管子加工用 管系安装图 管子安装用
内场托盘表 制作管子需要用到的管材,连接件等
外场托盘表 安装管子需要用到的螺栓,螺母,垫片,连接件,阀件等 结构开孔表 就管子穿结构开洞洞的坐标,大小,形状表
管支架制作图 制作管子支架用的(不知道什么是管支架的,到楼道里找跟消防管,看到上面固定管子的那家伙就是管支架) 管支架、复板等的材料表不用说了吧,领材料用的。(复板就是管子穿孔用的补孔的板子或是加强这个孔用的板子,还一种是护圈顾名思义围个圈子焊在孔里的家伙,拿来加强结构用的)
当然还有些别的图纸,懒的全部介绍了到了工作单位就能看见,除非不在设计、生产、物质等部门。
职能划分: A、设计部门
一般船厂的设计部门划分与生产息息相关,不过也有特别的,少不开以下模式 就是船、机、电 船自然是船体结构
机一般分为轮机、外舾装、内舾装、管装 也有把管装分解到轮机、外、内中的。 轮机设计的一般是机舱内的设备安装,管路布置。
内装 即上建,英文 accommodation 即居住区包括驾驶室 外装 除轮机舱,上建,烟囱外的所有区域英文outfitting。
电当然是全船的电气,电缆了。貌似中国做到机电一体化的船厂还没有呢
B、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按船厂的生产能力划分有所不同,下面的划分供参考,不过都是大同小异。 内场:包括管子加工分厂、机加工分厂、钢板下料预处理分厂、分段建造分厂 外场:包括甲装分厂、涂装分厂、外业(总组分厂)、电器分厂 下面是一种典型的部门设立
内业:负责钢板下料预处理分段建造 外业:负责分段总组起吊,上船台 管加:管子加工
甲装:负责机舱外区域的设备舾装和布管
机装:负责机舱区域的设备舾装和布管,所有机加工作业 电装:负责全船的电气设备安装电缆布线和设备调试 二、进入船厂,你能做什么?
相信这是所有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前第一大的疑问。
首先,先来看看刚从学校里出来的我们学了些什么:我是03年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方向是动力装置。专业课船舶动力装置、柴油机、船舶辅机、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电子/电工技术等。
其他如船体学些什么不是很清楚大概不外乎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船舶设计,船体结构,焊接等。电器专业毕业的就不说了,不了解。 再来看看船厂需要怎么样的人才:(这里说做生产设计和生产部门) 首先设计部门:
船体:结构建模、放样。船体结构的强度计算和主要节点都由详细设计部门设计和计算好了,所以你在学校里学结构设计、计算除平时有空提升自己拿来自己算着练练几乎没用。只要你看的懂结构图,能了解详细设计的设计思路,会用建模和放样软件,你就能找到一席之地。现在最流行的建模软件就是TRIBON了,不知道学校有没教这玩意。如果你会并精通,即使没设计经验也能找到个不错的薪资岗位。所以有机会学TRIBON的船体应届同学千万要抓住机会。
轮机/舾装:这里主讲甲板机械、轴/舵系设计、管系布置放样、系统设计
甲板机械(船上大部分的甲板机械都采用液压驱动,当然小船有采用电动的)对应学校里学的液压装置就派上大用长了,船舶辅机里介绍的太泛太少了,建议同学们去图书馆多看这方面的书,特别是动力装置方向的同学。还有多去了解世界著名的甲板机械生产厂家的设备,课本上介绍的简直就是幼儿入门读物。
轴/舵系设计这两个设计船级社都有规范进行计算,但不同的船级社的计算公式不尽相同,原理是一样的,所以学习该门专业课理解其计算原理就OK了,别去记那些没用的公式,不过建议记些估算公式用来面试的时候唬面试官用。一般设计也是根据规范进行计算取值然后根据建造规格书看船东是否有要求在规范的基础上再加些腐蚀余量。轴系振动、校中计算一般交由主机厂计算,大型船厂也有自己计算的。
管系布置放样要求有足够的现场经验,所以刚毕业的同志们最好不要选择立刻去这个专业。没经验的你很容易把一根管子拧成麻花或是将一片管子布成一张大蜘蛛网。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专业在全国非常吃香的原因。还有在生产设计里是不需要你拿流体力学去算管路的沿程损失的(想当年偶刚上设计所,派去放管子就干过这种事,一个老师傅连他的假牙都笑飞出来了,然后问我“小伙子,这沿程损失是啥子东西嘛?”)
系统设计船厂生产设计的系统设计有以下内容给管路编个号,并估算管材预估清单,阀件附件订货清单。当然强一点的系统设计人员需要出一份“超级大图”(我认为的,我用CAD出过一份,占用空间高达60MB,用公司配的那台传说中的P4打开一次要1分钟以上)“全船管路综合布线图”也就是把所有管路系统中的管子走向、主要位置标识出来,生成各区域的典型走向和开孔图,并确定穿过船体的主要管路开孔的大小和位置。
电装:看的懂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并能设绘电缆走向图等,有的船厂电缆的走向和管子放样放一起,以减少协议量提高准确率。 然后生产部门
生产部门一般下设如下管理和工程部门。 计划室:负责船舶建造计划的安排
建造室:负责船舶建造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和部门协调,保证船舶按建造计划进行 设备室:负责全厂动能设施、施工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质量室:负责船舶建造的质量检验以及船舶系统、设备报验项目的管理。 再来就是各个车间了。
几乎大部分新进毕业生都会派往车间做为期3-6个月的现场实习。(个人推崇6个月以上的现场实习)这个阶段就是各位同学为自己定位的阶段。你有两种选择:
A实习期结束后成为生产部门的一为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
B实习期结束后成为设计部门的一员。那么在这段时间里,你们需要学习什么?需要了解什么? 无论任何专业,
1、必须了解整艘船的建造流程;
2、必须了解本厂的图纸下发流程,各图纸的用途
3、必须学会读懂本厂各类施工图纸,逐渐学会理解图纸的用途和设计理念,你到船厂1个月内可以接触到的图纸量将是在学校里4年的总和还有多。
4、必须了解本厂起重设备的起吊能力 5、必须了解本厂的焊接设备工作能力
6、必须学会辨别船舶分段编号内容的含义。如下一种典型的编号方式:
D1、D2、D3、D4 ;D31、D32、D33;SL1、SL2;SU1、SU2;SU31、SU32;1A1、2A1
分别表示外装区底部1、2、3、4号分段,机舱区底部1、2、3号分段,外装区下傍板1、2分段,外装区上傍板1、2分段,机舱区傍板1、2分段,上建第一层,上建第2层。 船体专业:
1、必须了解本厂钢板预处理设备、钢板下料设备的加工能力
2、必须完全学会基本的船体划线、放样工艺,能完成基本、简单的画线、放样工作 3、必须了解本厂各种焊接工艺的用途
4、必须学会辨别船上不同区域分段的基本特征,看到一个分段在不知道它的分段号时能凭它的基本形状,结构形式判断出它应该属于哪个区域。 轮机专业:
1、必须了解本厂机加工设备的加工能力 2、必须完全掌握轴、舵系拉线照光工艺 3、必须了解轴舵系的安装工艺
4、必须了解本厂管子加工部门的加工能力 5、必须了解船上各种设备的用途 6、必须了解船舶的舾装流程
7、必须学习船舶各设备的安装阶段,以及为什么
8、必须了解船舶各种管系、设备的用途,努力学习管路的布置原则
9、必须了解主要设备的安装工艺,如主机、辅机、舵机、锚绞、甲板克令吊 10、了解主要系统、设备的调试方法和报验方式 电气专业:
1、必须了解船舶各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 2、必须了解船舶各电气设备的布置原则
3、掌握几项电气设备调试方法,涉猎一些设备接线。
4、了解各种规格的电缆之间的区别,以及布置要求。不同厂家出品的各种电缆的防护形式是不一样的,多了解这些知识对你将来的工作有巨大的帮助
5、了解本厂电气部门的生产模式。
主要就说那么多了,下面给大家增补一些知识:
在开始有提到各国的船级社,在船级社之外,对应船舶还有以下几个组织的规范要求需要遵守(具体根据建造规格书里的要求以及船舶的航区有所不同,但都是需要了解的)
1、IACS 国际船级社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y) 2、USCG 美国海岸警卫队(US Coast Guard)
3、ISF 国际航运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Shipping Federation) 4、AMSA 澳大利亚海上安全局(Australian Maritime Safty Authority)
(俺老人家被它玩的很惨呢,其中有项规定货舱直梯上方钢的尺寸必须大于等于口22,NND居然有个老外船东拿游标卡尺来量。中国配套厂做出来的东西又是以偷工减料闻名的,汗死了最后强制要求配套厂方钢通通换成口23以上的) 5、IMO 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time Organization)
6、SOLAS 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Safety of Life at Sea)泰坦尼克号大家都有看过吧,这部公约就是应泰船的沉没而生的。而且它是最低要求哦,在它之上,各国的港口还有些自身的要求。
7、MARPOL 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Maritime Agreement Regardign Oil Pollution Of Liability) 8、各国港口的特殊要求,如同波罗地海、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等都有特殊的要求。
造船设备都包括哪些啊?
造船厂的主要设施、设备有门机、船坞泵房、坞门、冷加工设备、机加工设备等等太多了你去中国船业看看把,里面比较齐全
关于《船厂的主要设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