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球新造船市场月报(全球造船业)

时间:2022-12-07 02:18 点击:244 编辑:邮轮网

1. 全球造船业

宋代商品经济的高涨带动了航运的发展,而造船业的兴盛则为之提供了物质基础。造船基地集中在两浙(明、温、台诸州)、福建(漳、泉、兴化等地)、江西(吉、虔等州)和两湖地区(楚、潭、江陵等地)。四川、淮南、江东和岭南等地的造船业也有一定规模。

2. 全球造船业各国排名

如今工业实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很多专家都非常关注全球各国的工业实力排行,而最近最新的全球十大顶级重工业国家数据出炉,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美国赫然在列,难道中国名落孙山落榜了吗?其实中国不仅没有落榜,反而在这一榜单中排到了第一的位置,甚至比美国还要高,因为现在中国的工业实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认可。重工业: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对应,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

现代人类社会依靠工业保持运转,而评价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有好几种标准,比如一国的钢铁产量和各种有色金属产量,或是工业门类齐全水平,据称这次公开的榜单就是一份基于一国工业门类齐全度排行的榜单,旨在量化各国的重工业能力,而在这份榜单里,中国名列世界第一,美国排在第二,俄罗斯和欧洲多国分列前5,这一数据让很多西方民众都感到疑惑,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的实力不可能这么强大。

但其实现在的中国的确已经是全球重工业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这一点甚至美国等西方国家都要承认,以钢铁和有色金属产量为例,中国是目前全球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各种有色金属产量也名列前茅,而在具体设备的制造,比如造船业方面,中国前不久也成功超越日本韩国,成为了全世界每年下水船舶吨位最多的国家,不仅可以制造各种载重量达几十万吨的巨型民用船舶,还可以制造包括核潜艇和航母在内的各种先进军用船舶。

而中国之所以能在重工业发展方面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就是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直到今天中国的经济仍然在飞速发展,虽然遭到了疫情等因素的冲击,但是中国仍然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巨大的需求催生了大量专门研究各种重型设备制造和重工业技术的企业和研究所,中国自己也投入了大量资源研究各种高新技术和制造各种先进装备,让中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能远远超过西方。

其次是中国每年都能培育出大量的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才,能够满足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非常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每年都能培养出几十万名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员,还有几百万名大学生可以当做后备力量,因此中国国内的各家重工业企业和研究所都能从人才市场上招揽到足够数量的高级人才,在各项重工业技术领域内都能投入足够人力进行研发。

其实美国也曾经同时具备这两大优势,曾是全球重工业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现在美国的工业实力却早已无法和中国相比,因为美国在产业发展方面走上了歧途,过于依赖金融业和服务业导,致了本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大量的制造业企业迁出美国本土,进入了中国和越南,印度等国求生存,弱化了美国自己的重工业能力,所以如今才无法和中国相比。

3. 全球造船业产值是多少元

不能按注册资本测算产值。

因为涉及这些投资所构成的资产有固定资产,也有流动资产,有的企业还涉及金融资产,只有流动资产对形成产值有决定作用。同时,资金周转速度也是影响产值的重要因素。例如,商场的资金周转时间一般是1~2个月,而造船业要2年左右才能周转一次。同样的资金,2个月周转一次,一年可以形成的产值达资金的6倍;而2年周转一次的资金,形成的产值才一半。

4. 全球造船业最发达国家

中国的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累计为1059万CGT,约为全球新船订单(2402万CGT)的44.09%,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名。而韩国船企获得的订单量为1047万CGT,全球占比43.59%。

即,韩国造船企业在今年上半年,仅以12万吨CGT的微弱劣势,被我国造船企业击败,排名全球第二。我国,是险胜啊!充分说明了在当前全球的民用造船领域是“中韩两国平分天下”。

第三名仍是日本,但在2021年上半年仅获得了182万CGT,约为全球新船订单量的7.59%。

5. 全球造船业2021

2021年的年度词汇是“防波堤”。

这个词代表着所有为了防治第四波新冠疫情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由于2021年仍占主导地位的新冠疫情话题,这个常用于海岸保护和造船业的单词,具有了许多新的含义。

有的网友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以短视频等形式书写了2021年度字词,如 “双减”“小红花”“碳中和”“建党百年”等;有的网友在视频平台,用短视频的方式演绎了“元宇宙”“东京奥运会”等热词新语;还有的网友在活动专题下,用“格局”“变”“觉醒”等回顾了自己一年的心路历程。

6. 全球造船业三大指标公布 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轮下水

1958年11月27日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了。交通部将这艘远洋货轮命名为“跃进号”。

这一艘由苏联设计的万吨巨轮的庞大船体,是在这年年国庆节前夕正式铺上船台开工建造的,到11月27日建成下水只用了五十八天时间。这样的速度是很快的。据已知的材料:已有一百多年造船历史的英国,目前建造万吨级货轮的船台周期是六个月;目前造船速度居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建造万吨级货轮平均最短的船台周期也需要三个月。

这艘远洋货轮是用最新的技术装备起来的。它全长一百六十九点九公尺,载货量达一万三千四百吨,排水量为二万二千一百吨,能在封冻的区域破冰航行。船上装备全套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航速极快,它从上海港出发,可以中途不靠岸补充燃料直接驶抵世界各主要港口。

7. 全球造船业市场规模

我国古代造船业非常发达,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自新石器时代起,我国便产生竹筏、独木舟等原始船舶。直至秦汉时期,造船工艺才初具体系、渐趋成熟。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典型的代表作就是楼船。楼船是当时的作战用船,可称之为古代版“战舰”,因船上建有重楼而得名。据史料载,秦始皇曾派大将率领由楼船组成的舰队进攻楚国。在统一南方的战争中,秦始皇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

楼船的头部为方形,无帆,动力由两侧设计的划桨提供;每层都有防御矮墙,设置了发射弓弩的窗孔,方向和速度由舵和桨掌控,这是造船史上的重大突破,代表当时造船技术的最高标准。

汉代,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非常强大。《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曾在长安附近疏通水路,制造楼船,训练水军。其中最大的一条楼船叫“豫章号”,上有豪华的宫室,可以乘载万人。据说汉朝廷一次就能动用,由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的巨型舰队。

舰队中,各种作战舰只配备齐全。先是冲锋船“先登”处于舰队最前列,接着狭长战船“蒙冲”冲击敌船,再者就是快船“赤马”,最后是最重要的船舰--重武装船“槛”,即上下都用双层板的楼船。楼船也是舰队的主力。

实际上,这一切除了秦汉时期强大的经济实力外,还仰仗于当时十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积极的外交政策。

秦始皇一统河山后,以咸阳为中心修建海(河)陆交通要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沟通全国陆上交通。与此同时,还全部拆除了各诸侯领地内河渠上的截水堤坝及拦阻水道的设施,并以鸿沟为中心,疏通济、汝、淮、泗等水道。

此外,秦始皇还兴修吴、楚、齐、蜀等地区的水利,开凿灵渠联通珠江、湘江、长江水系,发展通航灌溉一体化;还派人出海,把内陆驰道与江、河、湖、海的航路衔接起来。这样一来,标志着全国一体的水陆交通网正式建立起来。秦始皇还极力推进航海事业的发展,统一六国后,他又几次大规模巡行,乘船在内河或海上航行。

刘邦建立汉朝后,制定休养生息的民生政策,国力大增。此时陆上丝绸之路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了尽快疏通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军驻守交通要道,但效果不理想。

南越国后归汉后,汉武帝拓宽海上贸易规模,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以合浦为起点,途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最后抵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史称“徐闻、合浦南海道”。此后,这条航线成为西汉丝绸之路的最重要海路通道。

秦汉高度发达的造船业,为后世造船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国雄踞江东的吴国,历史上就是造船业发达的地区。吴国造的战船最大的上下5层,可载3000名战士。吴国灭亡时,被晋朝俘获的官船就有5000多艘。

南朝时,江南能建造千吨级别的大船。为提高航行速度,南朝科学家祖冲之“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

这是一种装有桨轮的船舶,即“车船”,利用人力以脚踏车的方式推动船的前进。尽管不是很经济,但也为后来船舶动力的改进提供新的方向,在我国造船史上绝对值得一书。

8. 全球造船业产值

1、造船工业。挪威的造船业是其传统产业,曾是挪威经济的支柱,现在仍是挪威的主要产业之一。

2、海洋养殖业。挪威在海洋养殖技术上取得突破后,海洋养殖业在挪威迅速发展,主要的养殖品种有大西洋三文鱼、虹鳟鱼等。人工养殖三文鱼56.7万吨,出口额达140亿挪威克朗,占挪威渔产品出口总额的40%。

3、油气工业。2005年挪威是世界第8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国、第3大石油天然气出口国。油气生产挪威最重要的经济领域,其产值占GDP的四分之一,其出口占总出口的52%,石油为这一北欧小国带来了滚滚财源。

4、环境保护。挪威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挪威由来已久,深入人心,并反映在挪威的各行各业,发展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9. 全球造船业总产值

1、莫斯科工业区: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以汽车、飞机、火箭、钢铁、电子为主。

  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纺织工业而著名,被誉为“花布城市”。以后先后成为苏联、俄罗斯最大的工业中心,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工业门类齐全,拥有两万多家工厂。其中重工业与化学工业很发达,机械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及工人数的一半以上,轻工、纺织、化工、食品加工和印刷业也很发达。

  莫斯科还发展各种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其中铝业特别发达;造纸业也是莫斯科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莫斯科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军事工业中心,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均集中在这里。

  2、圣彼得堡工业区:以石油化工、造纸造船、航空航天、电子为主,是俄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圣彼得堡拥有4000多个工业企业,其产值占俄罗斯工业总产值的6%,工业品畅销全国。工业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造船业规模在独联体居首位,能生产大型原子能破冰船,还生产各种车辆、电机和兵器。

  其次为化学工业,生产过磷酸钙、轮船和其他合成橡胶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以及合成纤维等。纺织、食品和日用消费品工业也很发达,有棉、麻纺织品、服装及靴鞋业等。工业所需电力来自附近的泥炭发电站以及沃尔霍夫河、斯维尔河、武奥克萨河上的水电站。

  3、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为主。

  乌拉尔工业区,俄罗斯重要工业区,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连接处,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重工业区。俄罗斯的重要工业区之一。位于乌拉尔山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随着俄罗斯工业建设的向东发展而形成。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

  4、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电力为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请选择遇到的问题

观点错误
内容与标题不符
内容陈旧
内容质量差
内容不够全面
已收到你的问题反馈